赵福安离家出走一趟回来,居然回心转意,不再终日嬉戏打闹,专注于学业。
赵国公府的众人可谓是大吃一惊。
赵母喜极而泣,嘴里直念叨老天保佑。
赵父因为被赵福安敷衍过好多次,最开始也是满腹疑虑,但见赵福安每日勤学苦读,回来以后甚至也不松懈,这才深信赵福安真的走回正道。
他在心里嘀咕,早知道离家出走一趟能有这样的效果,就该多骂骂他。
而赵福安对于来会试暂住的表哥周济忠,也不再一见面的抓牙舞爪,横眉竖眼,而是冷哼一声、擦肩而过。
孟采薇对赵福安看似抱怨实则炫耀的话,有些哭笑不得。
“那赵公子可要坚持不懈,争取下学期在国子监考出好成绩,让你爹娘更加高兴。”
“现在就够高兴的了,更高兴那还得了?!我爹对来我家拜年的那些同僚,都不知提了多少遍,说我虽荒废了些年,身上还是有些读书慧根在身的,一读就进步神速。我听着鸡皮疙瘩发麻。”
赵福安想到他爹的那副嘴脸,浑身难受,撇了撇嘴。
“哈哈哈!你爹是为你骄傲,你重新读书、知道进取,他可不得炫耀炫耀。”孟采薇忍不住笑出声。
赵福安纯粹真挚,他爹也是个性情中人。
孟采薇和赵福安相谈甚欢地聊了好一会儿,直到小厮催促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许长卿前头去拜望老师,回来后才来孟家拜年。
这次他精心准备好礼品,心中有数后阔步走向孟家。
收过礼品,孟采薇认真道谢。
一抬头,孟采薇和他对视,就情不自禁想到小树林中的尴尬场景。
许长卿见孟采薇目光闪躲,长而挺翘的睫毛扑闪,两颊泛起可爱的红晕。
他心中纳罕,不知孟采薇是怎么了。
转念一想,许长卿也想到了那对在月光下亲密的鸳鸯,心知肚明孟采薇为什么脸红。
许长卿看着她的窘迫神情,只觉得可怜可爱,不忍她继续尴尬,主动开口,“我刚刚见赵福安也来拜年,他走的时候好像有些不高兴,这是怎么了?”
孟采薇听到他提起赵福安,松了一口气。
“他啊,这是不太想回去应付客人。”
提起赵福安,看着眼前的许长卿,孟采薇嘴角扬起一抹坏笑,“赵福安刚刚还说你呢,他说你给他布置的功课特别多。他这几天写得手都酸了,你简直无情无义。”
无情无义、无理取闹。
孟采薇一下就想到那句经典台词,噗嗤笑出声。
许长卿没明白她笑什么,顺着这个话题谈下去,“我考虑到赵福安的情况,布置的功课很合适。他人惫懒又容易懈怠,我也不敢布置少了,就怕他过个年不进则退。”
“其实那些功课,他能够完成一半我就满意了。”
许长卿直言不讳,他就是故意给赵福安挖坑。
孟采薇是万万没想到,她本以为赵福安的抱怨是学渣的呐喊,没想到是许长卿的腹黑算计。
热热闹闹的新年转瞬即逝,国子监又开学了。
掌事带来了两个帮厨和几个杂役,把他们交给孟采薇。
孟采薇对于新来的几人一视同仁。
她让两个帮厨做几道拿手菜,好根据他们的水平安排菜式。
两个帮厨,一个是微胖的中年人,从面相上看敦厚老实,擅长煲汤。
另一个帮厨,年纪偏小,长着一张白白净净的脸,但炒菜烧菜的手艺毫不含糊。
中年帮厨姓秦,孟采薇就安排他每顿煲一锅汤,年纪小的帮厨姓陈,则负责烧菜。
“陈帮厨,你来,我教你几个小窍门。”
陈帮厨的手艺确实不错,看着像是从小学起,基本功扎实。
但是不论是手法还是火候,都有着这个时代特有的缺陷。
孟采薇还指望着他能够帮忙,所以不吝赐教,希望他能够听取意见,更进一步。
如果他辜负自己的好意,孟采薇也不会再浪费时间点拨。
陈帮厨低眉顺眼地跟在孟采薇身后,看她两三下整治出一道菜。
炒料、颠勺、调味,孟采薇的动作娴熟流畅,干脆利落,充满美的韵味。
陈帮厨看得目不转睛,由衷敬佩。
“陈帮厨,我之前说的,你明白了吗?”孟彩薇回头询问。
陈邦厨面容严肃,品尝着孟采薇做出的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他点点头,根据孟采薇的指点,再炒了一道菜。
之前犯过的错误,在被指出后,陈帮厨迅速改正,他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锅里的菜,把握好每一个节点和火候,一气呵成。
孟梦薇在一旁观看。
不得不说,陈帮厨算是她自来到古代见到的第一个天赋禀异的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