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月,你不过是个下贱的女人,死在这里也没什么,今日我给你一条生路,从今往后,衍儿就是你的天,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以他为先。若你再勾三搭四,我定会化作厉鬼,扰你一世不得安宁!”
话音刚下,外头不远处传来了犬戎兵粗野的喊声。
“谢家的女眷在这,赶紧过来剁人!”
犬戎兵的脚步声纷至沓来,谢衍的心揪着,着急地大喊:“阿娘,快进来,求你了……咳咳……”
谢夫人依依不舍地看着谢衍,泪眼朦胧:“衍儿,娘不在了,往后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让自己受委屈,知道吗!”
“阿娘。”
谢衍长年变弱,此刻忽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气,竟震慑了在场之人。
眼见谢衍急奔而出,裘管家和柳大夫赶紧拉住他。
荀馥雅认为有妙光在,这密道是藏不住的秘密,谢夫人没必要做无谓的牺牲。
她向玄素使了个眼色,玄素一把将谢夫人拉进来,捂住她的嘴,让她喊声没被外头的犬戎兵听见。
石门关闭的那一刹,他们看到了那些战战兢兢的丫鬟小厮,勇敢地挡住了洞口,不让追上来的犬戎兵发现端倪。
随后,他们听到了凄厉的惨叫声。
有紫鹃的、小丁的、秋四的……许许多多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宛如噩梦袭来,惊惧又悲伤。
谢家三百余口,血洒白雪,谢衍无力地闭上眼,泪水悄然滑落。
那一刻,他比自己死去还要难受!
荀馥雅同样难受,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洞内,她收起了自己的悲伤。
她担心谢衍,在玄素的掩护下,紧紧地握住他的手。
在生死攸关之际,无论是旧怨还是新恨,似乎都没必要耿耿于怀了。
逝者如斯夫。
洞内不是安身之地,他们得赶紧离开,犬戎兵早晚会发现假山的玄机,况且妙光还在外头。
“玄素我们赶紧走吧。”
荀馥雅不等谢衍缓身,拉着就跟随玄素,玄素走在前方探路。
在阴暗漆黑的洞口左拐右拐,饶了好几圈后,他们终于抵达了洞口。他们赶紧打开石壁,循着长满青苔的石阶走上去。
迎着光,荀馥雅发现洞口通向的是逐郡城外的河滩。大雪已停歇,河滩不远处有一处树林,林中搭建了一间较为精致的小木屋。此处风景优美,可众人无心欣赏。
荀馥雅不知晓妙光在打什么主意,竟没有第一时间领人进洞里追杀他们。她瞧见石摊上有一块巨石,遂命众人辅助玄素,将巨石搬到洞口堵死,免得追兵从此处出来。
谢衍瞧见大家颓然疲惫,打起精神来说道:“犬戎兵一时半刻追不上来,大家到木屋坐下歇会儿。”
遂,众人无精打采地走进林中的木屋。
谢夫人与孙媚儿做到一块,互相维护,安抚彼此。
谢衍纵然有柳大夫和裘管家伺候在身旁,依旧面色苍白,冷汗涔涔。
他疲惫地看向荀馥雅:“姑娘,你的伤如何?”
荀馥雅瞟了一眼手上的伤:“不碍事,只是稍微的擦伤。”
谢衍神情呆滞地看着横在面前的河滩,幽幽地说道:“这个密道是幼时我与二弟命人偷偷挖的,为了能从家里逃出来玩而不被母亲和祖母责罚。”
提及谢老夫人,谢衍难掩悲伤,手捧帕子捂着嘴,不住地咳嗽。
谢夫人见此,赶紧前来嘘寒问暖。
孙媚儿呆坐在原地,视若无睹,满眼的惊惧和懊悔。
得闻谢昀到上京城考科举,她想在谢家守着他归来,遂兴冲冲地回到逐郡。
当知晓谢昀高中探花时,她喜不胜收,只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子了。
她日夜盼着谢昀早点归来,早点与她成婚,让她成为名正言顺的探花郎夫人,让爹娘瞧瞧她有多风光。
她不曾想到,谢昀没等到,等来的却是犬戎兵突袭,还死了那么多人,连疼爱她的祖母都死了。
思及此处,她忍不住委屈地号啕痛哭:“呜呜呜呜,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回来了!”
她跑到谢夫人和谢衍的面前,哀求道:“大表兄,姑妈,我想回家,你派人送我回家好不好?我不要呆在这个鬼地方,我不要死,呜呜呜……”
谢夫人怜爱地抚摸着孙媚儿那张泪脸,想到她出生高贵,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何曾经历过如此可怕之事,便忍不住心疼她。
“媚儿别怕,等犬戎兵走了,姑母再派人送你回家吧,可好?”
面对谢夫人的柔声安抚,孙媚儿却脸色惨白地跌坐在地上,泣不成声:“不,我就要现在回家,姑母,你派人送我回家好不好?我好怕呀!”
“……”
众人皆低头沉默,不知如何安抚她。
遇到这种情况,何人不惧怕?何人不想死呢?
如今到处是犬戎兵,尸横遍野,人人自危,他们连自保的能力尚且不足,有何能耐安然将孙媚儿送回家?
同样是柔弱的闺阁姑娘,相比之下,沉着睿智的荀馥雅显然让人顺心多了。
谢衍发现,荀馥雅的身上有着不是这个年龄该有的沉稳,似乎经历过许多事,心里装着满腹心事。
他那个傻弟弟,总以为眼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