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页)
董章庭来到小屋外时,祁将军正在和黄山说话,董南雅有些无趣的站在门外发呆。
看得出来,她主动靠近祁将军,并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
董南雅看到董章庭时,眼前一亮,快步走到董章庭身边低声道:“章庭哥哥,你可算来了。”
董章庭道:“南雅,辛苦你了。丰收那边正缺人帮忙,若是你现在有闲暇,可以去打发一下时间。”
董南雅略一思忖,点头同意了。
祁将军的冷待让她从这段时间顺风顺水产生的自满中清醒过来。
打铁还需要自身硬。
如今自己尚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只是一个候府嫡女的身份。
在普通人眼里自然尊贵,可是在祁将军这种王公贵族眼里,属实有些平平无奇了。
若是她能在这次赈灾中,体现出能力来,才会被这些人真正放在眼里!
董南雅之前还怀疑董章庭是不是故意把自己打发走,不让她接触赈灾之事。
如今看来,是想多了,他不过是心疼自己辛苦罢了。
想到这里,她心中又有几分自得。果然是没有得到过什么关爱,没有见过市面,自己不过表现得温声温语一些,就让董章庭掏心掏肺。
随意找了个理由把董南雅打发走后,董章庭敲了敲小房子的门口。
屋内传来祁将军冰凉的声音:“进来。”
董章庭推门进去,县尉黄山迫不及待问道:“董公子之前问青风山的事情,可是打算对他们动手?”
董章庭先是看了一眼祁将军,见他撇过头不想理自己的模样。
董章庭也不着急,而是看向黄山问道:“黄县尉回到坛城县也有数年了,想必对县令况义有些了解,可否具体说说他的来历和性情。”
虽然不解董章庭为何突然关心起县令,黄山还是如实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告知。
况义是外乡人,大概是正元三年考上了进士。大概是因为家里没有什么背景,被外放来到坛城任职做了从九品的典史。花了五年时间升到了正七品做了坛城县令,以后就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做到了今年。
“五年时间,从九品升到正七品,虽然比不上名门子弟,但是在寒门子弟中也算迅速。他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吗?”董章庭问道。
听到董章庭的问题,黄山面上忍不住露出苦笑。他说道:“坛城因为地处偏僻,一直多有山匪聚集,民不聊生。况义在坛城任职后,一直积极的对外剿匪。等到他成为坛城县令后,坛城县外只剩下青风山一家山匪。我正是听说他的名声以后,这才定了回坛城的念头,想和他一起彻底解决坛城匪患。”
接下来的事情已经不需要黄山继续说了。
黄山满怀期待的回来以后,见到的不是一个全心剿匪的英雄,而是一个工于心计排除异己的官僚。
黄山多次要求彻底清剿青风山匪患,都被况义拒绝。并且多次陷害排挤,把黄山身为县尉的权力夺走,让他成为一个空壳。
然而,这些年的磋磨,并没有磨损黄山的意志。他做梦都想彻底清剿青风山。
听到董章庭询问青风山的消息后,他哪里还坐的住,恨不得立刻从床上坐起去力劝董章庭剿匪。
“你可知况义为何不愿意清剿青风山?”董章庭说道。
黄山冷哼道:“他怕是早已经忘了当年那个剿匪英雄,甚至和青风山的匪徒勾结在一起!”
董章庭说道:“不,他从来不是什么剿匪英雄。况义没有彻底清剿青风山是因为他就是青风山的二当家。”
董章庭简要的把之前自己在青风山听到的消息告知黄山。
===第22节===
听着黄山口中况义的过往经历,董章庭便明白况义所谓的剿匪事迹,八成是为了借官府的手,壮大青风山的实力。
当所有匪患都被解决后,剩下的可不就是青风山的天下了?
黄山闻言一愣,不可置信:“他剿了那么多匪,自己怎么可能也是匪!”
“他剿的那些匪,被抓的人,收获的脏款脏物都去哪里了。”董章庭问道。
黄山虽然被况义排挤的只剩下一个头衔,但是他自幼被之前的县令收养,回来后又做了县尉。
因此,他自然早就发现了坛城账目有问题。
可是,他只以为这些东西被况义用来打点上级,完全不曾想过其他出处。
如今被董章庭点出况义真正的身份,黄山心中原本觉得疑问的地方都得到了解答。
黄山原本渐渐变得红润的肤色变得惨白,呼吸也变得急促:“是了,那么多钱财和人若是用来打点上官,早就够他外调其他地方了,况义却一直留在坛城。是我有眼无珠,多年励志剿匪,匪在眼前,却视若无睹。”说道最后的时候,他猛地躬下身子,一口血喷了出来。
“屏气凝息,莫要乱了心神!”祁将军一指点在黄山身后数个穴道上,稳住了他的心脉,
黄山呼吸渐渐平缓下来,他靠在床上看向董章庭问道:“多谢董公子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不知在下能为你做什么?”
董章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