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了几分赞赏,似乎是在赞赏她愿意为友人出头。
她心中微动,从祁欣兰身后走出,神色坦然:“当初我在参加坛城救灾,并不知道这件事。等我回来时,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当所有人都认为一件事是真的时候,那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二皇子眸色微亮:“你是哪家的姑娘,遇到这种事,还能沉稳有度,心性倒是沉稳。”
面对二皇子的夸赞,董南雅神色平静:“家父为西平伯。”
“西平伯,倒是教出了一个好女儿。”二皇子笑道。
董南雅谢过二皇子赞许后,看向柯妙音:“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柯小姐既然认为我造假,不如比一比。若是输了,就向祁姐姐道歉!”
柯妙音没想到,在三位皇子面前,董南雅竟然还敢对她发起挑战。
她唇角微勾,对董南雅道:“比就比,我还怕了你不成!”
二皇子道:“既然如此,大哥,我们就一起做这个见证人吧。”
太子道:“九弟,你和老二做这个见证人。”
二皇子心中微恼,太子这是把自己和九皇子相提并论。
太子对二皇子一瞬间沉凝的面色视若无睹,补充道:“不管谁输谁赢,柯大人都需要给祁国公府被冒犯一事给个交代。”
太子不在乎小女孩之间的斗嘴,但是祁国公府为国征战,名声不容羞辱。
二皇子道:“那是自然。”
作者有话说:
第五十二章
楼下的声音不时传到岁禾楼顶楼。
但是顶楼上坐着的人却置若罔闻,安静的喝着杯中的茶,欣赏着灯市上无边光景。
在杯中茶即将喝完时,另一人默默的将茶水倒至合适的位置。
安静的顶楼终于响起声音:“那就是你那嫡妹吧。”
另一人回道:“回禀殿下,那个姑娘确实是我嫡妹。”
灯市上的灯光从从大开的窗户打进顶楼室内,显出屋内两人相貌。
太子和董章庭两人正相对而坐。
二皇子带着其他人去楼下进行比赛,太子和董章庭留在了顶楼。
“那个姑娘之前认识九弟?。”太子状若闲聊一般问道。
董章庭睫毛微颤,语气平静:“九皇子久居深宫,嫡妹应是未曾见过殿下。”
“那她刚才的表现就有些意思了”太子唇畔露出一个清浅的笑意。
然而董章庭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董章庭说道:“可能是她没有见过像三位殿下这般风采过人的男子罢了。”
“或许吧。”太子不置可否。
董章庭不想太子继续深入思考这个话题,连忙回禀起另一件事:“殿下,您之前让我查的那件事有眉目了。”
“哦,说说吧。”太子说道。
虽然没有进入刑部大牢,得到况义身上的线索,但是他前世曾经了解过今年即将发生的春闱舞弊案。
虽然查的时候已经时过境迁,很多真相已经掩埋,但是从被处置的人可以倒推出一些事情。
董章庭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看向楼下上来的方向。
太子道:“不用担心,他们听不到我们说话。”
董章庭这才将之前推测的事情说了出来。
晋朝文风最盛有两处,一处在江南,一处就是午京。
历年来朝廷新晋官吏也多是这两处出身,在同乡的帮助下,考上大多都会留在午京;其余地界的人哪怕考上了也要在地方轮换多年,才有机会进入中央。
因此,朝中这两派势力最盛,其余地方出身的官吏为墙头草,哪边弱一点就帮哪边。
这样一来,也勉强平衡了朝中势力。
然而太子入朝,大力提拔实干官吏,隐隐打破了这个平衡。
春闱放榜后,大量江南和午京出身的考生上榜,其他地域考生一个都没有。
直到一位来自北疆的举子敲响了登闻鼓,正式揭开了春闱舞弊案的帷幕。
春闱舞弊案中具体发生了什么,董章庭已经查不到了。
但是他查到了春闱舞弊案之后的结果。
大量午京和江南出身的高官被下放,甚至举家流放;具体牵扯进春闱的官吏绝大部分都掉了脑袋,刑场的土地很长一段时间都变了颜色;大量在地方轮换多年的官吏上位。
自此,太子正式开始掌控朝局长达八年。然而随着太子突然病逝,午京派和江南派出身官吏重新回到朝堂,对东宫一系展开了血腥的报复。
这也是小皇孙被迫在民间长大的真正原因。
不过这些,董章庭都没有办法告诉太子。
他说道:“鄙人查到近日午京内江南学子多有聚会,言谈举止间对本次春闱势在必得,并且鄙薄其他地方的举人努力也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