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很好,就生了两个儿子。
次子死在北疆战场,匈奴人的手里,沈家和匈奴人可是有血仇的。
按照道理来说,沈家不应该会在次子战死的第二年就忘记这一切,转而去帮助仇人吧。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太子的影响,明禾对世家没什么好感,他提出了另一种假设:“沈家家主和夫人可能不会这样做,但是沈家大公子呢?”
董章庭心中微叹,他一眼就发现这条记录是假的原因就在于乐清把锅甩到其他家,他可能还需要花时间证实一下,但是偏偏甩到沈家。
前世再过一年后,北疆会再次爆发一次大战,成就了祁藏锋和祁家军盖世威名。
而这场战争的开端就是沈家嫡长子沈奉秀为了替弟报仇,伪装身份潜入草原,挑拨匈奴诸位王子陷入王位之争。
他成功了,也失败了。
匈奴几位势力最大的王子彼此征伐,实力大损,但是一直隐于幕后的匈奴王也借此彻底压下来野心勃勃的儿子们,重新稳固了自己的统治。
腾出手的匈奴王找出了沈奉秀,并以他为借口对大晋打动战争。沈奉秀为了谢罪,在匈奴王带着他来到北苑城叫门之时,挥刀自尽了。
沈家家主知道后,主动将家主位让给了另外一脉后,并将自己那一脉的家产的大半都上交给朝廷,用以北疆之战的军费。
沈奉秀的行为,在董章庭看来实在有些疯狂,也带来了惨烈的后果。但是这样的人,不会和匈奴人勾结在一起。
可是这样的理由,董章庭不好说。
他说道:“正元九年春有一份邸报曾经说过,南江郡突发洪水,沈家主动将族中十膄大船借给了朝廷救灾,最后只剩下四膄相对完好的大船被还给了沈家。”
明禾点头:“大船造价和维护成本都极高,沈家哪怕是世家,也没有那么多船,同时分给两方。”
随即他看向董章庭:“历年来邸报如此多,你竟然记得那年春的其中一份邸报。”
董章庭无奈,太子不懂是不是怕他养伤无聊,就把历年来编撰在一起的邸报册子时不时让人送来,说是让他闲来无事读一读放松心情。
===第82节===
放没放松心情不知道,朝廷各地的情况倒是知道的越来越多。
他说道:“多读几遍,你就记住了。”
两人也没有就这个话题多聊,正事要紧。
“你刚才说,这堆供述里十之六七都是假的,为何?”明禾问道。
“因为他交代的太轻易,又太全面了。”董章庭道。
明禾道:“你又是威胁,又是哄骗又是欺诈的,骗的他一愣一愣的,乐清才说出口,哪里轻易了。”
董章庭说道:“做戏罢了。”他在哄乐清,乐清又何尝不在哄他们?
“你会不会想太多了?我看他刚才那模样不像是还有能力说谎啊?”明禾道。
董章庭摇头。
理事房门口被人敲了敲,董章庭道:“进来吧。”
来人正是之前将乐清送回监牢的两名守卫之一。
他禀告道:“属下王元参见千户大人、副千户大人。”
董章庭问道:“乐清回去之后表现如何?”
“正如大人所料,乐清回牢房之后,虽然强行压制了情绪,但是属下感觉到他比往日显得高兴了不少,刚才送去的午饭,都吃完了。”
董章庭看了明禾一眼明禾,露出一丝笑意。明禾此时也明白过来,这个乐清之前的惊慌失措果然是在骗他们!
董章庭道:“回去继续看着乐清,将他之后的表现都记录下来。”
王元退下后,明禾道:“既然如此,我们之前的审讯岂不是白费功夫?”
董章庭摇摇头:“这几日你根据乐清的供述去查,惠明郡主应该会给我们准备好一些证据。届时我们带着证据拜访这些家族在午京的族人。”
“她还会给我们准备证据?”明禾不解。
董章庭道:“不准备好证据,怎么激发朝廷和世家大族的矛盾?”
“既然如此,你让我带人去查,之后还要去拜访世家大族在京中的官员,岂不正中她下怀。”
董章庭笑道:“登门拜访,可不只有找麻烦这一个选择,多动动脑子。”
面对明禾的疑惑,董章庭道没有直接解答:“今天出来很久了,我该回东宫继续养伤休息了。回去之前,带我去见一见平安吧。”
明禾点头。
两人重新戴好面具离开了青羽卫监牢。
凤眼青年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说道:“看来他们从关进来的犯人嘴里问了出不少东西。”
娃娃脸青年有点可惜道:“明禾虽然蠢了点,但也最是小心,现在是一点口子都不给我们留。”
凤眼青年斜撇他一眼,还不是你经常坑他,把人活生生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