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突然传来了动荡的战报。」
「亚瑟王集结了前所未有的凯尔特大军,开始渡海而来,向着盎撒王国这边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她军队的气势浩荡磅礴,此役几乎倾尽了所有的国力,似乎是妄图一举深入,直接贯穿到最中心的伦蒂尼姆。」
「你向着前线,传递了消极防守的命令。」
「决战的时机即将到来,你明白阿尔托莉雅会抓住这最后的机会来斩杀伏提庚,这般战场之上,普通人人数的堆叠对她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逃溃又如何,逃窜又如何,普通人本就是畏死的,甚至你自己同样如此——你明白盎撒人本就和你不是一条心,但平民们终归能少死一个是一个,不伤及无辜便是一件好事。」
「摩根不在,这整个国家能成为阻挡她的、那唯一一道防线的人,唯有被称作薪王的你——阿尔文·潘德拉贡。」
「亚瑟王率领着圆桌骑士们,大军一路在盎撒王国畅通无阻,每到一座城池,只遭遇了象征性的抵抗。」
「或者说,甚至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对方仿佛在大开着城门,欢迎着他们的到来。」
从来都禁止军队进行烧杀抢掠,阿尔托莉雅麾下的凯尔特大军,同样有着堪称严明的军纪。
她如今抄家的贵族们堆起来都够塞满奥克尼郡的城堡了,圆桌骑士们星级叠在一起也打不过她一个,如何有人敢违抗她的命令。
何况,她如今的军队里面,绝大部分原来都只是平民的身份。
他们沐浴受到了亚瑟王的恩惠,对阿尔托莉雅更是无比忠心。
于是,一幅奇怪的画面出现了——
阿尔托莉雅骑着神俊的白马,凯尔特的大军行令禁止地跟随在她的身后,缓步行进于这盎撒王国城池中的街道之上。
城中的人们并不畏惧他们。
反而,似是好奇、甚至是欣喜般地夹道欢迎着他们。
因为,阿尔托莉雅一路行进以来,居民们并没有遭受过任何的抢掠,连伤人的冲突未曾有过。
至高无上、永远健康的摄政王阿尔文,所发布出的消息称——这是亚瑟王前来谈和的部军,直接放他们进来即可。
本来,人们还怀着些许的担忧。
但看见这一路以来,对方俨
然有序的大军,便也都放下了心来,真的将对方当成了来谈和的部队。
这些夹道欢迎的人群里,不仅有开枝散叶而逐渐落户的盎撒平民们,甚至其中还有不少凯尔特人的身影
——那是苏树吸纳收留的、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凯尔特流民,无论什么种族,都被他一视同仁地授予了居民的身份。
一开始,两族人彼此还有些互相敌视。
但如今,都在为了自己的家园,而积极地参与起了生产建设。
因为,自从没有了贵族的剥削,只需缴纳足额的税收后,其他农产物全归自己。
苏树发布了铸造的钱币,作为一般的等价物进行流通。
更有着专门的农耕官员,在为了绩效和评职称,竭力传授推广耕种的技艺。
每一份劳动的收获,都能够踏踏实实地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为自己与自己所珍视的家人们,挣得安稳与幸福。
沉沦到过地狱,才知道何为天堂。
曾经的饥荒与劫掠的动乱,那种明明季季丰收却会饿死人的境况,在这片岛屿早已一去不返。
盎撒人与凯尔特人的世代血仇,似乎都在这三年里逐渐被抚平了——人们也都渐渐明白,彼此只不过都是追逐安心的普通人罢了。
街道两旁伫立的居民们欢呼着阿尔托莉雅的到来,为这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有希望宣告终结,而淌下了激动的泪水。
甚至不时有在战争中走散的家庭们,在围观的人群中彼此辨认出了自己的家人,而热泪盈眶地拥抱在了一起。
骑在队伍最前端的马背上,率领大军缓缓行进着。
阿尔托莉雅的神情恍惚而凝滞。
这般同样明媚的日光。
这般同样夹道欢迎的场景。
她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拔出选王之剑的那一天。
漆黑的骑士,正伫立在道路的末端,轻轻摘下了头盔,冲着她温柔的微笑。
「好久不见,阿尔托莉雅。」
“阿尔文”
呢喃着这个名字。
阿尔托莉雅的心仿佛跨越了山和海。
她的旁侧,那骑着马的立香和玛修,也怔怔地凝望着这幅让人动容的场景。
她们和亚瑟王见面后,对方欢迎并理解了她们的到来。
和她相处的这么一段时日,藤丸立香自然看来,毋庸置疑,阿尔托莉雅的确是一位德行令人瞻仰的、高洁的王者。
只是和梅林的那些过往,以及与白龙之子的关系,她缄默不语,并不愿意谈及。
但,这并不影响双方的利益趋害是一致的。
因为,这个特异点的最关键之处,并不在于白龙之子——而在于即将拔出圣枪,妄图令神代回归的卑王伏提庚本人。
只要能阻止伏提庚,特异点便能被修复。
阿尔托莉雅与她们加入了统一战线,如今正是准备前去讨伐卑王伏提庚。
而对于白龙之子,这位王则要求,尽可能地保全前者的性命,称他只是被伏提庚蛊惑了,并不是什么邪恶之辈。
事实似乎也的确如此。
进入敌方疆域的数日以来,藤丸立香她们完全没有遭遇到任何抵抗。
更根本没有体会到——在凯尔特王国之内的原贵族,现大臣们,所宣扬传颂的、那些关于白龙之子的恶劣声名。
明明她和玛修看到的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