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温莹莹又带着卤肉去了县城,这回她多做了四个猪耳朵。
温莹莹最喜欢的就是猪耳朵,她就给自己留了两个下来,剩下的拿来卖钱。
刚来到集市,就听到隔壁大娘如同母鸡下蛋咯咯哒的笑声。
温莹莹觉得好奇,也不知道什么事这么好笑。
“大娘,你在笑什么?有什么趣事,说出来一起乐一乐。”
隔壁大娘看到温莹莹,说:“你没听说吗?有家卤肉铺子夜里被人倒了一门口的粪水,我的个老天哟,那个味道大的,啧啧。”
味道大得,整条街都能闻到,这几天之内,是不可能有人去那里买东西了。
“还有这样的事啊?是哪家铺子啊。这么倒霉。”
“是嘞,也不知道这家卤肉铺子得罪了谁,现在是闹的整条街的人都开不了门了。我忘记叫啥名了。”
隔壁大娘关键时刻想不起来那是哪家卤肉铺子。
旁边同样卖东西的中年男人插话,“叫陈记卤味。”
隔壁大娘连连点头,“对,就叫这个名字。”
“陈记卤味吗?”
温莹莹疑惑地回头看杨文州,她想问杨文州昨天中午没回来,是不是就是干这个事去了。
不过杨文州没有看向她,这会儿人来人往的,也不好问。
温莹莹把自己的疑问埋在心里,等着回去再问。
杨文州一点也不心虚,该干什么干什么。
隔壁大娘一脸兴奋,“要不是我现在有事要忙,我也想去看看热闹,那卤味铺子的掌柜,脸都不知道多黑。”
不过很快,他们就没时间笑了,因为涌来太多的人,他们忙得根本没有时间再去说笑。
温莹莹今天收摊比以前还要快上一个时辰,就连林小蝶他们也很快卖完。
林小蝶和杨小牛卖完,一起回村。
杨文州把东西往车上装,温莹莹则去屠户那边,县城里屠户都是连着一排,隔一段距离一个屠户。
温莹莹各要了三家的猪头和猪下水,顺便再低价收了许多猪皮和猪板油。
猪皮可以留着天冷后卖猪皮冻,猪板油多收一些,等熬了猪油收起来。
温莹莹家现在住的房子下面就有一个地窖,猪油熬好可以往里面放。
囤点猪油,到冬天也可以拿来卖钱。
杨文州等温莹莹买好东西,他把东西往驴车上面放。
温莹莹又去另一个集市,买了许多需要的猪头,最后,温莹莹才去绣坊把绣品给里面的人,得来三十文钱。
她进去里面之前,曾经翻看过王晓婷的绣品,里面无非是打的络子和手帕。
手帕绣的样式简单,三条手帕都是一样的样式,绣的都是竹子,络子则多一些,能有七八十个。
这么多东西,竟然才三十文钱。
王晓婷还不知道弄了多少个日夜才能有这么多东西出来。
温莹莹心里感慨一下,就带着银钱和杨文州一起出县城。
他们刚出来,就看到城门处张贴的告示,上面贴了许多张画像。
温莹莹远远看去,觉得画像上面的人很是眼熟,而且这些画像上面的人全都是光头。
城门站了许多人,张贴告示的士兵给众人大声念着告示的内容。
温莹莹和杨文州驻足了一会儿,才弄清楚这画像上面的人,是他们之前遇到的圆真。
告示上面清楚阐述了这些人的累累罪行,圆真等人将山上寺庙里面的和尚全部杀光,又冒充和尚骗取难民的信任,得手后并没有放过那些人,杀了将近一千人。
朝廷赈灾的同时,也在剿匪,但这群人却不知所踪。
如今发了告示,一是为了悬赏,二是提醒所有百姓小心这些人,莫被这些人欺骗,招来杀身之祸。
温莹莹和杨文州看到上面的告示,心情都颇为沉重。
圆真杀了那么多人之后,不知所踪。
要么是随便找一个山头猫着,要么是混进了某个州城里面,以寻求再次东山再起。
最坏的是,他们混进了云州城。
温莹莹嘴巴张了张,对杨文州说:“不会那么倒霉吧?”
杨文州也不管驴会不会累着,他抓紧缰绳,皮鞭子往驴身上甩。
驴吃痛,拼命往前跑。
等走远,杨文州才说:“不管有没有可能,这段时间,咱们都低调一些,我回去会知会他们。”
温莹莹脸色凝重,她思虑许久,说:“要不最近你别和我一起出来了,我的脸他们都没有看过洗干净之后的,应该认不出我来。”
杨文州是最好认的,他自始至终没有做过伪装,就算如今收拾干净了,也没什么用,大高个立在那里,一眼就认出来了。
“还是要一个人跟着你,我才能放心。”
杨文州说着,开始在想谁陪着温莹莹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