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非常懂得创新的道理。一家酒楼做的菜品再好吃,吃来吃去就是那些花样,时间一久,人们也会吃厌的。
但菜品要创新,谈何容易啊
没想到因为一坛豆腐乳,他竟从这个小女孩的嘴里,探得了一系列新的菜品。
而且他有预感,这些新菜品,一定很好吃,也一定会受欢迎
所以他高兴地对蒋大栓说:“蒋兄弟放心,你我之间的合作,可以一直延续下去。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又转头看向凤来说:“只是,你可不能再把腐乳菜的制作方法,传给别的酒楼啊”
凤来懂事地点头:“陈老板放心,除了你,我谁都不告诉。”
陈老板怕记不全,便讨要纸笔,说要记下来。
凤来连忙去运来屋里,把笔墨纸砚寻出来,亲自帮陈老板铺纸磨墨。
陈老板龙飞凤舞地悬腕而书,直到把几道菜的做法都记了下来,这才满足地嗯了一声。
陈老板忽然对那个老婆婆感起了兴趣:“真不知这位老婆婆是何方高人,竟然会做出豆腐乳这样的妙物,又能发明这许多腐乳系列菜肴,真是不简单啊”
凤来只得嘿嘿两声,胡乱编造道:“这老婆婆衣裳褴褛,倒象个讨饭的老婆子。连我也不晓得,她是怎样懂得这些事情的。”
又做出回忆的模样说:“当日我打猪草时遇见她,她同我说了这么些话,却又神情呆滞,傻笑着扬长去了。让人简直摸不清到底是什么来历。”
陈老板听到此处,惋惜地道:“是么这老婆婆竟会如此可惜,可惜。”
凤来怕他还要问东问西,自己可就应付不来了,因此笑嘻嘻地问:“陈老板今日准备带几坛豆腐乳过去呢”
“你们家有多少货我猜想没有做得太多吧干脆全给我好了。三家酒楼,一系列的腐乳菜品,怕是用量也不会少”他很自信地道。
林氏走进来,接过话道:“家里还有八坛未开封的豆腐乳哩”
原本做了十坛子,一小坛子送给了陈老板,还有一小坛开了封,且卖了一些出去,所以就剩了八小坛了。
陈老板很爽快地一挥手:“我让马车夫都搬到车上去。”他是坐了马车来的。
至于蒋二牛的田鼠干,陈老板也表示:现在家里有多少存货,尽管都拿来。“
蒋二牛喜得心花怒放,连忙表示:”那有劳陈老板等上一等,我这就去拿过来。“
说着,大步流星地出了屋,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凤来和林氏相视一笑,她们不约而同地想着:看样子,明天又要开始磨豆子做豆腐,然后要操心做豆腐乳的事情啦
凤来更高兴地是,不但自家的豆腐乳推销了出去,连带二叔家的田鼠干也不愁销路了。
嗯,有时候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也是有好处的。
比如她一开始送豆腐乳给陈老板品尝,真还没有想到过同陈老板做生意。这是后来才有的想法。
没想到还真是心想事成啦
陈老板先唤马车夫把一只一只装豆腐乳的小坛子搬到马车上去,等搬好了,蒋二牛也拿着田鼠干来了,手上还没忘了带上一杆称。
陈老板看了看货,又撕了一小片尝了尝味道,觉得这五香肉干的味道,确实是和自己先前尝过的一模一样,也就默认了。
至于另一种做菜的田鼠干,反正他做成菜品试吃过,也没啥不放心的。
蒋二牛称了称重,共有二十八斤,零卖是四十五文一斤,给陈老板的价格,议定是四十文一斤。
他一时算不出自己该多少钱,急得额头上汗都冒出来了。
陈老板默默心算了一遍,朗声说:”我该给二牛兄弟一千一百一十二文铜钱。“
凤来也已经算出来了,当下点点头道:”陈老板算得一点儿都没错。“
蒋二牛一听,心里激动得不得了,一千一百一十二文铜钱,就是一两多银子啊他也能一口气挣这么些钱呢
看着蒋二牛兴奋的样子,凤来当然也很高兴。
何况她的豆腐乳,价格也卖得不错。
去镇上零卖,凤来给豆腐乳定价三文钱两块。每小坛子,都装了六十块进去。也就是说,一坛豆腐乳,可以换回九十文钱。但小坛子就花了五文钱一只。
再加上做豆腐乳的配料,利润并不高。
何况黄豆是家里种的,没算本钱,但磨成豆腐,花了多少人工和力气啊
而批发给陈老板,比零售价还便宜了十文一小坛呢
因此凤来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豆腐乳用完了,得把小坛子归还给她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