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唐宛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去送个药方子回来成这个样子。
唐宛看着白奶奶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跟白奶奶说了今天的事情。
唐宛没有把别人家的家事说的这么仔细,只是把艳红姐的这个转变说了出来。
白奶奶自然没有错过唐宛犹豫了的那一下,等到听到她说的事情的时候瞬间就明白了她刚刚是为什么犹豫。
等到唐宛跟秦征结婚,她也就成了唐宛的奶奶,成了催着生孙子的那个,唐宛刚刚犹豫是怕她多心。
白奶奶拍了拍唐宛的手:“等到以后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是身不由己的,你看,外面村子里面跑来跑去的这些小孩子,到后面也会变成各种面目不知的人,会变成各种样子,即使现在他们都是一样的天真。”
白奶奶的声音很轻易的就让唐宛静下心来听她说话。
“再说村子里很多知青,不说全部,大多数来的时候能够看得出来他们是有满腔的志气想来这个地方做出一番大事,可是你现在也看到了,事实就是很多知青如果白天不好好干活,甚至连饭都吃不上,他们现在变成什么样了你也能看到,这也不是他们想的,但是这是现实。”
白奶奶并没有直接的去解答唐宛刚刚的问题,而是引导着唐宛,就连在一旁的罗英都在顺着白奶奶的话想。
“他们只是屈服于现实,我们没有办法去评价他们选择的对错,最起码他们的行为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这样的选择会让他们过得更好一些,也许以后会有某种契机,会改变他们现在的想法,但是要知道现在他们的改变是对他们有利的,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白奶奶一句话也没有说艳红姐,又像是每句话都在说艳红姐。
明明是不太相关的两件事情,但是好像就是白奶奶说的那个理。
艳红姐现在能做的选择,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又或者说是对她最有利的选择。
其他人并没有立场评价对错。
唐宛当然也没有评价艳红姐对错的意思,只是有些感慨。
白奶奶的话很好的让唐宛刚刚心中的那一点伤感消失了。
或许等到下一个契机,艳红姐也会改变现在的想法。
想通了这点,唐宛也轻松起来。
倒是罗英听着白奶奶跟唐宛的对话好像在想些什么,白奶奶也没有打扰她。
她们三个收拾收拾就上山了。
基本上村里没有上工的妇人全部都在山上。
山脚下就开始很热闹了,干什么的都有。
打猪草的,摘果子的,捡柴的......
唐宛跟着白奶奶上山主要找的还是白奶奶常用的一些草药,这些东西虽然不难找,但是也很费功夫,她们也不用靠摘来的果子吃饭,弄得都是一些在别人看来不太有用的东西。
当然,中途遇见其他的了她们也顺便弄一下。
这一次大概是她们运气好,捡到了一窝野鸡蛋。
这也是村里的小孩最喜欢的东西,一般来说,小孩子来山上最喜欢找这种野鸡蛋还有掏树上的鸟窝。
不过这还是唐宛第一次在山上捡到这种东西,有一种白得来的感觉。
回去的时候,唐宛专门拿着这个鸡蛋到秦征面前晃了晃,示意这是今天她最大的成果。
秦征是刚下工回来,站在灶房前的盆边吸收,见唐宛这个得意的样子,没忍住的揉了揉她的头发。
白奶奶从堂屋里走出来,只当是没有看见这一幕。
唐宛也兴奋的没有察觉白奶奶已经出来,不然她的性格还是有点会不好意思的。
日子飞快的过着,五月底,要收麦子了。
每年收麦子都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
要说收玉米的时候还是看天气能稍微没那么着急,收麦子就是真正的无论如何都要抢收的。
这边虽然不是多雨的城市,但是收麦子是一个周期很长的过程。
麦子从地里收回来,拉到麦场上碾压脱壳,晒干都需要足够晴的天气,其中哪一个过长出了问题,但半年的成果就全部功亏一篑。
熟了的麦子淋了雨就会发芽,发芽的麦子打不出来面粉。
全村人辛辛苦苦的劳动不但没有收获,还会失去下半年的口粮。
这个时候,是能饿死人的。
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麦子
抢收要开始了。
连村子里最小的孩子都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收麦子是非常费事的,全靠人工镰刀去割,一整天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
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是要上工的。
唐宛刚来的时候干活晕过去给村里人留下了她身体不好的印象,这种时候给她分的工也是轻松的。
唐宛不在乎那几个工分,有轻松的活正好适合她。
说是轻松也只是对比着秦征他们的割麦子而已。
她跟白奶奶这样的要做的就是将他们割下来的麦子一堆堆的捆好,然后都搬到麦场那边去。
她们把这些弄到麦场去的时候,那边立刻就有人负责牛拉着石碾从麦子上碾过去脱壳。
每一个环节都有人监督着。
粮食在这个时候是硬通货,没有人不为到手的粮食心动,每年都有人想用各种方法偷偷的想带点粮食回去。
屡禁不止。
大队长今年说的是要是被发现就罚工分 大概是这个惩罚比较严重,唐宛到现在也没有看到有敢这样做的。
不过没有这样做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太累了。
晴天是收麦子的好时节,但是对于收麦子的人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好天气。
成滴的汗珠从脸上流下去滴到地上。
被太阳晒得硬邦邦的土地看着好像没有任何阴凉的地方。
割麦子的时候只要是裸露在外面的皮肤都会感受到难耐的痒意,但是没有人有时间去管这件事情。
每个人已经是机械的在做着手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