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右看了看前方一处开满油菜花的田地,忽然道。
舒雨停了车,三人下车来,就听远处一个人喊道:“大哥,让我拍一张,就拍一张,我不是狗仔队,我是他的粉丝啊”
罗大右哈哈一笑,朝那边打声招呼,保镖就将那个年轻人放开。
“下去走走。”
罗大右和张维并肩朝黄橙橙的田地走去。
舒雨在后面跟着。
到了田埂上,罗天佑忽然站住,然后矮下身,从怀里掏出一块洁白的手帕,双手小心的捧起一撮泥土,闭眼闻了闻,就用手帕包好。
张维的嘴角抿了抿。
就听罗天佑道:“张维,那天竞标会上,听你说关于童年的记忆,我就想起了余光忠老先生的那首乡愁。”
然后他握着那块洁白手帕里的泥土,轻轻吟出来: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罗大右站起身,忽然擦了擦眼睛,笑道:“让你们见笑了。”
张维深有感触,就道:“老先生的家在永春吧?其实有时间,咱们可以过去看看,也可以在那边拍几个镜头。”
“真的?”
罗大右抬起头,握住张维的手道:“要拍,一定要拍。我想如果有幸能让老先生看到这部mtv,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张维点了点头,又不禁想,其实,如果将这种怀念和追忆,将这种情绪再加深一些,引起海峡那边同胞的共鸣,这个mtv的主题就会得到进一步升华,就会受到更多人的认可。
这个时候,他已不再想如何才能让mtv大卖,而是不知觉的,就想起一个影视工作者身兼的重任,不仅要娱乐大众,而且要将自己的观念和民族的观念深入人心。
虽说刚才想拍照的年轻人声称是罗大右歌迷,也如愿以偿的拍到照片,但是谁都知道他是记者。
果不其然,第二天,就有媒体争相报道起罗大右收集泥土事儿,褒扬声此起彼伏不提。
罗大右跟着剧组在永安采了两天的景,每走一处,都会停下来,收下一抔土,最后到余光中老先生故里永春时,更是拍了很多照片,准备带回台湾,给老先生看。
第三天,罗大右就因为京城有工作要忙,就走了。
而张维这边,剧组开机前的采景工作也接近尾声。
送走罗大右回来,张维给剧组主创简单开了个会,结束时,就接到杨宓打来的电话。
“维子哥”那边娇滴滴的声音响起。
张维笑道:“叫导演!”
“才不,小心我告诉方晴姐”杨宓哼声道。
张维苦笑,“行了行了,你赢了,说吧,找我什么事儿?”
杨宓道:“我这次考了八十五分,怎么样,厉害吧?”
张维咳了一声,打击杨宓道:“别高兴太早啊,才八十五分,还以为是一百一十五分,还有一周就是期末考试了,小心关键时候掉链子。”
“啊,你个乌鸦嘴,我才不会,有方晴姐呢,她可厉害了,还有”
“杨宓,过来学习。”
这时那边传来张维熟悉的声音,是方晴。
杨宓忙乖乖的应了一声,就低声对张维道:“方晴姐可厉害了,可严格了,以后,你就等着挨收拾吧,哼哼”
那边方晴又叫了一声,杨宓就挂了电话。
张维心说方晴为了杨宓的成绩,这几天估计忙坏了,饶是自己给她打电话过去,也只是匆匆说几句就挂。
她这么做,都是为了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