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北海有难(第2页)
“将军猜的,虽不中意不远矣。”听得武安国问起正事,糜贞也就不在刚才的讨论多加纠缠了。开始向武安国说起在他离开之后,北海城所发生的一切。
在武安国带兵离开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北海城都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但是就在两月之后,北海城却忽然受到他方兵马的攻击,而且那兵马的旗号,赫然便是一个‘袁’字。
在刚开始的时候,孔融也是如同武安国一般,以为是那袁术分兵来攻,因此忙命管亥出城迎战,结果管亥出城不到半个时辰,便被袁军一名长得如同武安国一般魁梧的大将打得重伤而回。而通过管亥之口,孔融也终于明白,原来那袁军代表的竟然不是袁术,而是袁绍!而那打得管亥重伤而回的武将,正是袁绍手下大将文丑!
虽然不明白袁绍为何要挥军来工,但孔融却在袁绍攻来的第二天,收到了袁绍派来的招降信。在原来的三国上,在遭到袁绍军的攻击后,孔融本该是弃城逃跑才对,但是也许是因为武安国等还在徐州奋战的诸将之故。这一次,孔融却是既不投降,也不逃走了,居然表示要死守北海,至死方休。
不得不说,孔融老头活了这么一把年纪,毕竟还是有些名望的,也许是袁绍见孔融这么坚决,也怕逼得太急,逼死了孔融,这样就会落得个不好的名声。于是袁绍也不着急,只是每天早上酒派兵攻城,晚上便收兵回营。倒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
但是,虽说袁绍已经缓慢了攻城的进度,但对于孔融来说,依然是很严重的打击。在武安国走后,北海就只剩下管亥和三万兵马,如今管亥受伤在家疗养,孔融便只好命几员低级将领先统军,颇有点滥竽充数的感觉。但根据斥候估计,袁绍此次,怕不是来玩玩而已的,光其所带兵马之数,便有十万之数。十万兵马对只有三万兵马的北海来说,无疑就是天大的难题了。
因此,原本孔融是不赞成糜贞去犯险报信的,但经不住糜贞的再三请求,再北海情势确实堪忧。因此孔融却特登让糜贞带上五百兵马,趁夜出城,来到徐州找武安国求援。
听完糜贞的说明后,一时之间,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特别是武安国,他根本没有想到,在没有解决公孙瓒的情况下,袁绍居然敢调兵前来攻打北海,而且算算时间,以及回想之前纪灵军的诱敌行动,武安国就知道,这绝不是袁绍的单独行动,而是极有可能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的联合行动!
说实话,前世熟读三国的武安国自然知道,袁绍和袁术之间就像有不共戴天之仇一般,是决计不可能握手言和,甚至是携手合作的。,因此武安国在救援徐州之时,才把太史慈等诸将都带出来历练一下,以便增加实战的经验。
可是谁知道,原本应该算是武安国最大优势的‘预知未来’,这次却反而是让北海陷入危机的最大因素。此时此刻,袁绍不仅脱离了历史,在没有消灭公孙瓒的情况下便出兵攻打北海。而且更为离谱的,是袁绍和袁术这两个死对头,居然还联合到了一块,当真让武安国头疼之极。
“糜小姐,你在来的路上,可从曾遇到袁军的兵马伏击?”安静了一会后,还是陈宫首先提出了自己内心的疑问。
“这…..的确是不曾遇到什么阻拦。”糜贞想了想后,才开口说道。
“这就对了,将军,宫以为,这次袁绍攻打北海,恐怕是别有深意呀。”见糜贞一说,陈宫更是肯定了心中的想法。
“公台所言何意?”被陈宫这么一说,武安国倒是有些不懂了。
“宫以为,袁绍这次的目标,恐怕是将军你,而非北海郡之城矣。”看着武安国略带疑惑的脸,陈宫慢慢地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