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丛中笑的俏的新书 > 第16章 这污浊的天总有一天会晴

第16章 这污浊的天总有一天会晴(第1页)

    二嫂慢慢走回里屋,脑海里都是二凤和三凤的样子和曾经的点点滴滴。二嫂突然发现这两个孩子自己平时似乎不那么关心。因为大凤是第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会走,自己都是抱在怀里,那才是一手带大。等生了二凤,大凤二岁多了,虽然小,但是力所能及的事做得很好。自己只要去忙活就喊大凤看着妹妹。自己除了喂奶基本都是和大凤陪着二凤。那年干旱,收成不好。自己营养不够,再加上着急,二凤六个月就没有奶水了。小小的大凤喂她粥,经常糊满脸。从那以后,基本上自己就不怎么管了。记得那时候大凤小,抱不动妹妹,好几次摔得二凤哇哇哭。还有一次,嘴唇都磕破了,满脸是血。当时自己还害怕,别留下疤。

    等到了三凤,自己除了喂奶就更不怎么管了,都是俩个姐姐带,晚上睡觉都是大凤搂着。三凤活泼一点,偶尔还会调皮,做鬼脸,但三凤也是最细心机灵,出门采菜,她总是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也采得最多。

    一想到采菜,二嫂又想到了三凤儿。从沧州出来的一路上野菜冒了芽。小丫头蹦蹦跳跳地这踩一点儿,那踩一点儿。休息时娘几个进林子了,也数她眼尖,总能发现枯草丛中的新芽。那一半儿药材都是她看见的。二嫂还骄傲这丫头要是男娃没准儿能当个郎中。小小年纪怎么记住那么些个草药呢?

    还记得有一次自己手割破了。小家伙不知道在哪找了个草,碾碎了给自己敷上。哎,别说,一会儿就不流血也不疼了。当时二嫂就问她,在哪儿学来的。小家伙说是看见过村头儿李奶奶这么用过就记下了。二嫂就笑:“那你知道这些个药,也是李奶奶告诉的吗?”

    三凤摇摇头一边给自己包一边说:“不是的娘,是这看一点儿,那看一点儿;这听一句,那听一句,记下来的。三凤儿觉得反正都有用,记下来没错儿。

    这次出来,不知道怎的,大家都闹了肚子。这在路上可是很危险,二哥都有些脱水,三凤儿到周围农户家要了黄瓜秧,捣了汁儿给大家喝。还就好了。咋就那么能干的闺女没了?

    二嫂爬上土炕,蜷在炕角,把头埋进膝盖,喃喃道:“一回头就不见了。”说着无声地痛哭起来。

    放下二嫂,这边独自悔恨痛苦,回到远在沧州的大凤与家人分别的那一刻。

    大凤送走了父母亲人,心中空落而恐慌。自己从没一个人离开家,顿时有些无措。这时,一只温热粗糙的手握住她冰凉的手。大凤侧头看着这个自己未来的婆婆。她略微黑红的脸上那略有血丝而满是慈祥的眼睛镶嵌在眼周细碎的皱纹里。

    大凤心里难过:“刘神。”大凤的眼泪吧嗒吧嗒的落下。

    “好孩子,还有我呢,还有我们一家人呢!刘神把大凤揽入怀里,轻轻的拍着。

    韩木走过来对老掌柜说:“刘伯,我出去几天,有杏儿的消息了,大凤这就交给您了。”

    老掌柜连说:“哦,快去,快去!把小姐平平安安的接回来。凤儿你放心。这就是我刘家的孙女。”

    老掌柜的儿子刘诚老实巴交的上前:“少爷放心,我把大凤当闺女。”

    韩木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拍了一下刘诚:“诚哥,别再叫我少爷了,像小时候一样叫我木头。”

    老掌柜一听,连说:“这哪行。”

    几人边说边往回走。韩木说:“怎么不行?爹走之后,我和杏儿都您一家照顾。我们早就是一家人了。韩木看着前方,仿佛看着过去。

    接下来的一些天,大凤渐渐的适应了这边独自一人的生活。上学、放学,回到刘家,一切平淡有序而又温馨。

    但这两日大凤总是心绪不宁,总感觉心中有几只,几百只小老鼠抓挠着。大凤想起离开的家人,思念如开闸的洪水汹涌而至。眼泪不经意间夺眶而出,顺着两颊滑入嘴角,咸涩的味道在口腔里蔓延开来。“啪嗒”大凤手中的书本掉在地上。正在宣讲的先生一滞,回头看了一下。大凤猛地惊醒,慌忙弯腰捡起书,顺手掩掉了难过的情绪。

    其实,大凤也只是一个14岁的孩子。但在那个年代,这个年纪的孩子早已背负了生活的艰辛。大凤命好,是真的好!虽然她出生前后,二嫂家日子不好,她没有什么丰富的物质,但大凤也没有挨饿受冻。她是头胎,二嫂天天把她抱在怀里,而且二哥不算重男轻女的思想。大凤真是有一段开心快乐的日子。后来二嫂有了二凤,大凤小小年纪担负起了半个娘,可是大凤自己乐在其中,何况有了妹妹作伴儿,再也不是爹娘去劳作自己孤零零的了。等娘有了三凤儿,孩子多了,家里日子更加艰难。大凤这面要去采野菜,填补家里,那面要照顾两个妹妹。三婶儿曾说,这三凤啊,就是吃一口娘的奶,否则就如同是大凤的孩子。家里基本都是大凤操劳。那时候的大风,洗衣做饭、带孩子、养鸡剪柴,真是样样不落,这也磨练了他勤劳吃苦的性子

    这次爹娘将自己留下,大凤很忐忑,但他明白爹娘是为自己好。从山东出来的一路上吃了多少苦,自己哪能不知道呢?可是寄人篱下又是新的环境,自己怎么能毫无波澜?所幸刘家人是真的好。先说老掌柜,这位爷爷慈祥有礼,从不在家里摆架子。准公公憨厚随和,每天在豆腐房忙个不停。准婆婆何氏,从没苛责过自己,而且自打自己住进来,大活儿小活儿,何氏都不让自己伸手,让自己有些—受宠若惊很为难。何氏说:“你就是我闺女,没成婚前在娘家就享福,等你成亲了再为自己的小日子操持吧。”

    一番话说得大凤幸福又羞赧,大凤并不是恃恃宠而骄,总是抢着做一些。何适看了,嘴上说“就好好读书吧!”但心里欢喜,对这个儿媳更加满意

    再说刘家的孙子刘瑞林,他第一眼看见大凤就喜欢这个水灵灵的女孩子了,自己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女子。但男女授受不清,自己从不敢有任何造次搪突。只是找借口看爷爷 送东西的机会,希望多见几次大凤。

    自己后来怎么也没想到家里能给他和大凤说亲。当知道大凤家答应后,自己几天都没有睡着觉,欢喜的不行。有了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刘瑞林都要偷偷的留给大凤。他希望大凤快快乐乐的。他数着指头算着日子和这个美丽的女子成亲

    韩木这面虽然父亲蒙冤,但父亲在世时因为洋务运动,送他了出国学习,所以他思想前卫,做事大胆。自己参加义和团时,有一个心仪女子,两情相悦,但清政府围剿义和团时,两人走散,那女子惨遭杀害。自己心痛万分,便立誓不再不再娶,于是也没有子嗣。如今有了根儿,便更不再有念头。于是就把大凤和根儿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好好培养着。

    话说今日大凤浑浑噩噩的回到家,何氏看出孩子有心事儿,心知是孩子想家人了,便招呼大凤回屋歇会儿,自己连忙来到厨房煮了个荷包蛋,希望用自己的关心来填补大凤内心的悲伤。大风回了自己的屋子,这间小屋虽不华丽,但温暖温馨,厚厚的被褥用棉布包着,盖起来很舒服。这是自己睡过最好的地方了。但大风仍觉得没有在家和爹娘妹妹一起时踏实。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大凤在心里把家人的样子一遍遍的描绘着

    “当当当”何氏端着做好的荷包蛋,敲着大凤的门。刘家人都很尊重大凤。从没有一些瞧不起或轻视。

    大凤来到门前打开,见是何氏忙即挤着笑叫刘婶儿。何是看见大凤脸上的细微变化,心里了然递上碗说:“饿了吧,先吃个荷包蛋垫肚子。”

    大凤连忙接过,将何氏让进屋里。何氏笑眯眯看着大凤吃着蛋说:“我放了点儿冰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嫡女重生:王妃,不好惹 [傲慢与偏见]我只想种个田 深宫朱门 医神殿临时工 带着日记去重生 被哥哥们团宠后她无敌了 若有来生不相见展蓉 三国之解放军 网游之所谓依然 魔道之游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