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每天学点实用心理学 > 拿捏距离,给他人足够的私人空间

拿捏距离,给他人足够的私人空间(第2页)

    2.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较少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46~76厘米,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4.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3.7~7.6米,远范围在7.6米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的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

    我们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而且,通过空间距离的信息,还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纪少的追妻日常 腹黑王爷的宠娇娘 玫瑰色 不系之舟[珍妮] 帝后为谋 三国之逆贼兴汉 战神殿-12 九州经 重生韩国大导演 惊悚降临:我靠植物沟通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