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主岭银矿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白慧林趁热打铁,带着莫束焕四处招聘,先后招来了三十多名大学生。
除了技能工种之外,她们还特招了一批文艺青年,其中有书法专业、篮球专业、舞蹈专业、体育专业的特长生。
他们大多数是80后,也有个别人是90后,这些新进学生对矿里的条件感到非常满意,争着抢着要来银矿。
吴秀华顺势加大了企业文化建设步伐,适时成了矿篮球协会、书法协会、舞蹈协会,在各个协会的带动下,大批职工踊跃加入到各自喜爱的协会。
职工的业余生活瞬间得到改变,打牌喝酒、浑浑噩噩的人员大幅下降,同时还创建了公主岭广播和报刊。
每天中午和早上,播音员利用广播及时转播央视新闻和宣贯集团、矿里的重要政策方针,打通了职工与外界的信息渠道。
职工也可以通过广播进行点歌送祝福,实现了职工心灵互动,成为传递友谊和爱情的红娘,而公主岭报刊作为矿里重要的刊物,真实记录了广大干部职工在生产一线艰苦奋斗的感人场景。
这些工作的创新开展得到了广大职工的高度认可,这给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职工的集体意识和企业荣誉然也显著增强。
为了进一步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在李鹏程的建议和策划下,他们准备在矿部大院以快闪的形式举办一场独特舞蹈秀。
为了保证节目效果,这次活动只有参演人员和吴秀华知道,其他领导并不知情。经过紧张的舞蹈排练,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他们特意选择周一早上进行,因为这个时候正是上班高峰期,也是饭堂开饭的时间,有更多的职工能够看见和参与进来。
随着时间的临近,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李鹏程站在三楼广播室朝外望去,院子的人群慢慢多了起来,有人在打水,有人在等车,有人刚吃完饭出来。
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他拿起手中的对讲机声与隐藏在院落中的表演者依次进行了沟通。在确定人员、道具到位后,李鹏程看了看手表,接着便发号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