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期的思维(第2页)
让孩子去工作或是去游戏,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分别的,因为他的工作就是去游戏。他做一切的事情,都是保持有无限的激情,令人开心和振奋,表现出来的动作是那样的大方,令人一看就有一种喜悦的心情。从孩子所做的事情就同时可以看出,孩子的心理倾向和他所拥有的知识的范围。当你看着一个态度沉着、面貌开朗、眼睛灵活而带着笑容的俊俏的孩子,开开心心地再做他最重要的事情,或者专心之至地嬉戏游戏的时候,岂不感到快乐、心里乐呵呵吗?
你们现在要不要对他们做一个比较的实验观察呢?叫他与别的孩子混在一起,他想怎样做,就让他怎样去做。你马上就能看出哪一个孩子长得真正的好,哪一个孩子长得最接近他们那种年龄的完善境地。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中,没有哪一个孩子的动作比他更加敏捷,而他则比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孩子的身体都长得健康和结实。
在乡下长大的孩子,他的气力与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们的气力是一样的,但手脚的灵巧度则胜过他们。对孩子们这个年龄所能理解的一切事情,他比他们都更加善于推理、判断和预测。说到跑、跳、运动、抬重物、估计距离、摇晃东西、争夺锦标和发明游戏,我甚至可以说,连大自然都要听他的指挥和命令,因为他了解和清楚怎样使一切事物都服从他的意志和指挥。
他所酝酿的思想就是为了去管理和领导他的同伴们:他的权利和权威将直接代替了他的才能和他的经验,大人们随时给他穿什么衣服或是给他取个什么不中听的名字,都没有什么关系,他也不会为之所动。他去了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超群出众,都可以成为其他同伴们的首领。他们都觉得他比自己更加优秀。虽然他在他们中间不会去发号什么施令,但是他实际上是其他同伴们的首领。其他同伴们虽然不认为自己是在服从他,但实际上是在服从于他。
他长大为成熟的儿童,他过完了童年的生活,然而他不是牺牲了快乐的时光才达到他这种完满成熟的境地的,正好相反,那些童年的快乐和即将要来到的成熟是一同跟随相伴而来的。在获得这样理智的思维时,同时,也获得了他的身体许可的快乐和自由。童年理性的思维开始了,如果大人们用自己致命的错误,来毁掉自己在他身上所种植的希望,我们也不至于为孩子的生命而难过,我们哀伤的心情也不至于会因为想到自己,曾经使他遭受过痛苦而更加的悲伤。我们也可以对自己说,他是享受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我们没有使他失去大自然所赋予他的任何东西。
孩子童年时期的思维是具有超前的理性的,大人们要对他实行很好的教育,不是那么的容易的,只有眼光看得远的大人们才知道什么方法最适合眼前的这个孩子。而在一般的人们看来,他们会觉得眼前的孩子实在是太顽皮了,不值得自己花心思来培养他们,帮助他们完善。我们知道,一个老师在通常情况下,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时候要比考虑自己学生的利益要多一些,因为老师注意的是不要使得顽皮的孩子,浪费掉自己宝贵的时间,所以,在很多时候就只是将现成的东西教给孩子们,而不是教给孩子们如何去创造出有用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孩子们的思维发展无形中也就受到了一种限制,而如果老师们不去改变一下自己的方式,这种限制将会影响到孩子们的一生。因此,那些长大以后看上去很普通的人,都是这样被教育来的,因为他们的思维在幼年的时候就被限制住了,又在很长的时间里很难去超越,所以,到了成年时只能是这样的一个人。
老师们总是会叫学生们毫无分别,和没有选择地在脑子里乱七八糟地记一大堆的东西。在孩子们考试的时候,老师就叫他们将那些货色摆出来。炫耀一番,而孩子们也就感到满意,此后,老师把自己的东西一收拾就走了。至于孩子们,可没有那么的富裕;他们可没有那么多可显示的东西,他除他自己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拿给别人看。一个小孩或大人都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清楚的。哪里去找一眼就能看出一个孩子独特点的观察家呢?这样的观察家固然是有的,不过却是很少的;在成千上万做父亲的人里,也许连一个也不能找到。
孩子们在这个时期,思维是跳跃式的,一会想到了太阳,一会就又想到了大象。随意他们的问题也就问得太多了,当然,问题问多了谁都会感到很厌烦,就连他们自己也觉得很厌烦。不过几分钟以后他们的注意力就被分散开了,就又关注上另外的一个事物上了。因此做老师的,根本就不会细心听孩子们那些重复的问题,只会简单回答罢了。
我曾经听到过已故的海德爵士讲,他的一个朋友在意大利,呆了四年之后回来了,想考一考他那个年龄只有九至十岁的儿子的智力和学业。有一天晚上,他与老师和孩子一起到一个空旷的地方去散步,那里有一群小孩子们在那里放风筝。于是,这位父亲边走边问自己的儿子“风筝的影子在这里,那风筝在哪里?”那个孩子连头也不抬一下就即刻回答说“在大路的上空里”,“不错”,接着孩子又说“大路便在太阳和我们的中间”。
这位父亲听见孩子说这句话,就吻他的儿子,考完以后,孩子没有说什么话,就玩去了。第二天,他送给老师一张钱票,在他的薪俸之外还给了老师一笔年金。这位父亲是多么的贤明!他的儿子是多么的有出息!那个问题正适合于用来问他那样年龄的孩子:他的回答虽然简洁、也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个孩子的判断是多么的准确!
爱弥儿箴言:
跳跃式思维是孩子们思考问题的萌芽期,他们有时候都不能记住自己都思考了一些什么东西和问了一些什么问题,所以,有时候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往往还要比他们长篇大论的故事,更能表达他们的心思和思想;不过大人们需要注意他的那句话,是他自己说的还是别人教他的。你大人们必须要有很深的判断能力,才能去评价孩子们的判断能力。
§§第三卷爱弥儿的少年期到了童年的第三个阶段了,我现在要阐述的是爱弥儿的少年的阶段。由于没有适宜的表达的词语,所以,我依然将它叫做“童年”,孩子们到了这时候的年纪,就接近少年了,不过还没有到达春情发动的阶段。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孩子的身体增长的速度,要比他身体本身的需要增长地快得多。然而,他的思想并没有没有感觉到有什么非常强烈的需要,他的器官还处于不是很成熟的状态,好像需要等他的意志去加以强迫才能达到成熟,才能够脱离那个不成熟的状态。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