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作文,大致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起因、经过、结果,最后都得出一个人生结论。
迅速得出一个结论,那是作文或论文,如果写中也运用这种作文结构,抛出结论后,就没什么事了,只满足了一下过程期待感;没有一点想象空间的,称不上真正的文学。
写时,最好永远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或结论,一定要有思考性、纠结性和话题性。
?
这里涉及到写作主题的确定。主题应有一点探讨、疑问的口吻;比如“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不适合做主题;应改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当真?”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主要讲述一位老人在大海里搏斗的故事:
老人出海打到一条1000磅的大鱼,经过奋力搏斗,终于把大鱼制服,挂在船尾拖着回家。
这时,后面尾随两条鲨鱼,争抢着吃鱼肉,最后大鱼只剩下一副骨架。
这个故事没有明确的是与非、好与坏、胜与败,而只是把问题抛出来:老人把大鱼制服了,是胜利者?可只得到一副骨架,是失败者?——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于是,分为正反两派,永远地争执下去,得以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