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所剩无几,这时候泡面就发挥出了它与生俱来的优势——方便,量大,易吃饱。
宿舍的夜是令人味蕾迷醉的。
每到打晚休铃前的楼道更是百味飘荡,从每扇门前走过都能闻到不同的味道。
“香菇炖鸡、老坛酸菜、红烧牛肉、麻辣香锅、麻油鸡丝……这个味道嘛。”
一股来自一碗花旗参炖鸡面的味道后来被定义为宿舍杀手。
桃子是我们宿舍里最喜欢吃泡面的,不论他是否吃过了晚饭,宵夜时段再来一碗泡面几乎成了习惯。
马尔茨在《心理控制术》里提到了二十一天养成习惯的观点,而桃子似乎在吃第二十一碗面之前就已经养成了习惯。
每天晚上回宿舍看看今晚桃子的菜单是我们的乐趣之一,因为这样既能了解新款泡面又不用花钱,还能顺带满足一下口腹之欲,一举三得。
如果不是因为听说过晚上吃泡面导致胃病的传闻,我会很乐意放弃我喜欢的面包投入泡面大军的怀抱——尤其是在只有七八度的冬夜,热乎乎地吃一碗泡面再去洗一个水温可控的澡,无与伦比的享受。
借洛尔迦的诗来形容显然都不足以体现这美妙的感觉,但这分明是一种“船在海上,马在山中”的惬意。
方便面因该是学校里唯一一种比教科书的种类还丰富的物资了。从国产面到进口面,从最常见的泡面到干拌面,再到拉面或者粉丝米线,甚至是意大利面,应有尽有。
面积不大的小卖部里几乎包括了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泡面,而且隔三差五还会有稀奇的新品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有几次我甚至在货架上看到了韩国产的某牌子的方便年糕和泡面的混合产品,但是始终没能鼓起勇气去买来尝尝。
言而总之,宿舍的夜晚除了浴室的水蒸气就是泡面的气味,一届一届从未改变。
高三那年,学校开始普及浴室里的智能温控系统,洗澡水的温度终于变成了全天可控。
我始终记得第一次颤抖着双手摁开出水按钮,感受着本不属于这个时段的舒服的洗澡水时的心情。
那一天几乎所有第一次洗澡的人都多洗了二十分钟,因为那个水温确实令人欲罢不能。
能泡面的洗澡水一去不复返了,而泡面还是忠实地祭奠着我们的五脏庙。
把人生比成洗澡水似乎不太恰当了,洗澡水的温度是可能随时改变的,觉得不舒适就可以调整,如果无法调整大,不了晚些洗。
人生可不是说晚些就晚些的。
确切来说,人生比较像泡面,如果决定要开封,那必然要迎来开水的洗礼,搞不好还要下锅煮。
等到被煮得不再坚硬,身形柔软了,各种调料也就来了——酸的,咸的,辣的,五味俱全。
那些自诩丰富的人生也不过是多了个蛋花,放了点青菜。
等你在这些调料里打个滚,翻翻身,人生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而你最后的旅程就是将自己积累不多的营养奉献给需要你的人。
别人吃过,认可了,那就是你的价值。
如果别人不认可呢?
那就别当泡面,做个吃泡面的人吧。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