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八刀杀人(上)(第2页)
分文理科之前,我的成绩一直好不到哪去。即便在分了科之后,我的数学也经常不及格。
看着试卷分数栏上鲜红的两位数,我无数次地怀疑了自己的智商。
“谁发明了数学这玩意儿?”我冒出一个很荒唐的想法。
后来我就释然了,大概所有数学考过不及格的人都曾这么想过吧。
“别跟分数过不去。”我觉得这句话开始有了意义。
虽然我嘴上说着没关系,但分数就在那里。
就像一把插在我身上的刀。
疼得就连我都下决心把它拔出来。
后来,我每天用三分之二的晚修时间来写数学题,还破天荒地和晖总去上了数学补习班。
补习班的老师东哥是清华数学系毕业的,我们经常拿他的“可视化教学”开玩笑,而他经常拿我们不会做的题开涮。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这些分都拿不到?”东哥笑着揶揄道。
“就是这几分嘛……这道导数的最后一问做不出来。”晖总在旁边抱怨。
东哥的题大部分都超出了文科的难度,而且是远远超出。
一开始我几乎是听不懂的,但是我选择坚持听下去。
虽然每次做补习作业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想念学校的数学题。
久经谷壑,不惧平原。
我还是信这个理的。
一年之后,我的数学成绩渐渐有了起色。
从徘徊在及格线,到稳定在一百分,最后冲上了一百二。
这期间说不上难过,也谈不上煎熬,我的感觉也仅仅是“生活多了些负担”“学习多了点压力”。
也许每个人对困难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我觉得《孟子》里的那句话总还是有道理的,一个人多多少少得先历经过使他痛苦的事,然后才会有所知觉。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正如我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的数学分数有一天能排进班里前三。
这一切的结果呢,就是数学这个大后方的稳定极大地稳固了我的总分。
这种感觉很微妙,就像是一个双手被死死捆缚着的人,突然发现自己手上缠绕的绳索寸寸断裂了一样,突然间不知该做什么。
我疲于应对数学拖后腿的尴尬一夜间烟消云散。
第一次看到自己三位数的数学分数的那一瞬间,我心里“噗”地一声,似乎有什么东西被狠狠拔了出来,带着斑斑血迹。
这把分数的刀插在我心里很多很多年了,从它的缝隙中汩汩流出的血液成为了我挥之不去的梦魇。
从那时起,我终于从它的纠缠中腾出手来,开始把精力放在其他科目上。
四
考试是把钝刀,慢慢磨着每个人的脖颈。
K君是个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但他为人老实善良,在班里人缘很好。
奈何每逢考试,K君的分数往往却不尽人意。
为此,他挣扎了数次,时常能看见他课间抱着书本,跑上讲台问老师的身影,也常常看见他拿着厚厚的习题册,低头闷写的场景。
如此努力了几个月,迎来了又一次大考。
临考的前一天晚上,K君目光炯炯地扫视了一遍书桌,带着充满希望的眼神看了看墙上的五星红旗。
我看得出来他眼里的希冀和信心。
可考试结果对他无疑是一个打击。
K君的总分排名在班里再一次垫底。
从那以后,K君愈发地努力起来,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能看见他背书的身影,他甚至放弃了吃饭的时间,用面包和水代替一顿晚饭,留在教室里自习。
又过了几个月,高三的第一次月考来临。
临考前的那个晚上,K君的眼里似乎少了点什么,但还是充满了希望。
他开始变得不自信。
考试结束了,K君说:“我感觉考得不错。”
但几天后的总分结果却再一次狠狠地划在了K君的脖子上。
K君在班里仅仅进步了三名,年级排名却倒退了二十名。
总分出来的那个晚上,K君在老师办公室门口徘徊了很久,始终没有走进去打听自己的成绩。
他选择等待第二天成绩公布。
看见自己总分的那个早上,K君脖子上的那把钝刀渐渐又往里深入了几分。
他的眼神凝固在那个分数上,很久没有移动。
属于教室的K君从那天起似乎就已经死了。
剩下的是一个走出考场后越发眼神麻木的骨架。
此后的每一次月考,K君再也没有在办公室门外出现过。
每个经历过高考的人,身上都会有一道伤疤。
或深或浅,或不可见。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