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考试,改卷(第2页)
此时方星河已经坐进明伦堂自己的考位,这里是县学中供奉孔子之所在,也是最大的一间屋子,共有四十名考生在此考试。坐好等了近三柱香后,考试正式开始。
上午第一场同样是考《五经正义》,默经两道,通经一道。
默经两题分别是《诗经.豳风》中的名篇《七月》,这是一首农事诗,同时也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诗,看似很难,但因为五经中就属《诗经》最好背,所以这只能算是一道门槛题。
方星河看完题目顺便扫视了一遍考场,果不其然,几乎所有考生都面露喜色,有几个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提笔准备书写了。
方星河笑笑再看第二道,这一道出的是《尚书》中的《夏书》,《尚书》语言就连韩愈都觉艰深古奥,难度可想而知,这才是诵经中真正的杀手题。
两道默经题看完,方星河心中定了大半,再看通经一道是出自《礼记》,顿时彻底放下心来。
这次的五经考试于他而言没什么难度。
虽则如此,方星河并不敢有丝毫大意,也没急着落笔。
先是在心中将两道默经背过之后才开始打草稿,草稿打完,略略让眼睛休息了三五分钟后开始一字字检查,检查的目标就是是否有漏字以及字形上的讹误,也即错别字。
检查的结果很让人满意,方星河搓搓手开始誊写,一笔一画力求体现出褚遂良楷书之法度。
当他两道默经题写完时,明伦堂中已经有按捺不住的小伙伴提前交卷,方星河只是抬头看了看,随即就低下头来做自己的通经题,他后世考试的经验已经很丰富,在精准把控时间的基础上做题节奏稳如磐石,根本不受小伙伴们的影响。
通经题的做题过程与默经题一样,做完时与预期一致还剩柱香时间,他并没有提前交卷,耐心的又检查了一遍,直到标志着考试结束的三声锣响,这才起身交卷离场。
县学外面比早晨进场前更热闹了,方星河刚一挤进人群就听到一个稚气的声音哀嚎道:“我漏字了,哎呀,《七月》我背的不能再熟了,早知如此……”。
嘴角一笑,方星河飘然而去。
中午没有回家,回家也没饭吃,今天阿耶他们都下地了,一天两顿中就没有中午。狠狠心在外面花二十文吃了一份羊肉馅的娇耳,也即后世的饺子,又喝了一大碗不要钱的饺子汤,全身又热又舒坦,正适合考场再战。
下午的考试是诗赋各一,赋要求写乐乡县城,诗给的题目是《咏秋》。
按例,唐时科场上考诗必须是律诗,取其法度谨严易于评判,且要限题限韵,不得有丝毫差池。
但方星河看到的除了个诗题外别无所限,显然出题者还是充分考虑到了考试性质,没有太为难考生的意思。
赋看似难其实简单,这是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文体,注重文采华美,声韵和谐,对付它的好办法就是把前朝赋体美文背它个几十篇,考试遇上的时候华词丽句不要钱似的往上套,这样即便不能出彩,但谁也挑不出大问题来。
尤其是像今天这样以城市为题的赋,什么《三都赋》,《两京赋》之类的经典之作简直不要太多,腾挪空间足够。
赋文之后是诗,既然题目没硬性要求,方星河也就没想着非得写律诗。
做题的路数还是跟上午一样,先腹稿,再草稿,检查无误后誊正,随后第二遍检查,直至考试结束交卷离场。
方星河是最后交卷的几个人之一,走出县学,外面已是红霞漫天,想了想索性直接出北城前往画舫,当晚的伴奏都没耽搁。
画舫忙完,踏着月色回到家往榻上一躺,方星河长出了一口气,是好是坏最多两天后也就出结果了。
县学中正灯火通明的连夜改卷,方之仕等六十人的卷子由黄朴一手把握,方星河等人的卷子则是孙真抽调县衙书办们阅卷。
还好此事吴可思不知道,要不然她之前一定会把孙真也请上望江亭切磋切磋学问。
县衙户曹资历最老的书办杜江改完一份卷子,呷了口茶汤饮子后又拿起一份,漫不在意的眼神猛然一凝。
城南兰若村方星河,这不是女儿夫家二兄的小混子嘛,他还真来考县学了!
女儿回娘家时早抱怨过方星河想读书的事,方姓也并不常见,再加上明明白白写着的城南兰若村,必是那二混子无疑。
就方家如今的境况还供得起两个读书人?胡闹!
杜江心下一哂,卷面都懒得看,随手将方星河的卷子放在了左边黜落的一沓上,若无意外,最晚明天早上这些黜落的卷子就会由杂役统一收走销毁。
分明就是个泥腿子的命,非要学人家读什么书,真是!
参与的人多,大半夜的时候卷子就已经阅的差不多了,各案纷纷将自己取中的卷子统一送往孙真处,由他再做定夺。
孙真接过卷子一一浏览,因是漏字和错别字早有书办们勾出,他看起来速度就很快,全部看完,这沓卷子里没有方星河的名字。
连初筛都过不了,这考生看来不行啊。这样也好,省心!
不过他的墨卷得留着以防万一。
孙真拿过考生考位表看了看,又想了想初筛的人员安排,扭头向旁边杂役道:“去,把杜书办那里所有的卷子都取来”
杂役应命来找杜江,杜江也没在意什么,像这样的复核不过是虚应故事罢了,复当然得复,但谁又会真的细看,闲得慌?
“都在这儿,自己拿”,杜江摆摆手,头都没抬,只想着尽快把剩下的卷子弄完,回家好好补一觉,年纪大了,这样点灯熬油的身子实在受不住。
卷子送到孙真案头,别的他还真没看,直接就在黜落卷里找出了方星河的卷子。
展开,细读,直到把五经卷看完,手中拈着的笔硬是一次都没落过,这意味着连一处错误都没圈出来。
孙真的脸色开始发沉,五经卷看完再看诗赋卷,随后把两份卷子放一起看书写楷法,脸色沉的发黑,“老悖晦,真是老悖晦了!”
提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