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功第一(第2页)
高登民说:“基础功。功法:练功时,先做好三调(调身、调息、调心)。简要介绍如下:第一步:按调身要求摆好姿势,以坐势为佳。全身放松,排除杂念。第二步:调息,先缓慢地呼出三口气,边呼气边意想着将体内毒素、浊气由全身毛孔放出。然后再做吸气,边吸气边意想干净、清新的宇宙精华之气由百会穴往下流过膻中而至丹田,再意想此精华之气慢慢地滋润全身,全身干净、透明。第三步:双眼平视,似看到千里之外的光景,即使在黑暗的屋里,也要做这样的观想。如此片刻,目光逐渐移近,垂帘回光,返照祖窍,下观鼻尖,似将千里之光收至目前。此时闭口,鼻呼鼻吸,舌抵上颚,摒除杂念,将千里之光随双目下注丹田,实则以先天之性光下照丹田,并轻轻意守丹田,凝神寂照,神归照临之所,即是真气凝集之处。似守非守,勿忘勿助。收功:每次练功半小时至1小时后(初学亦可20来分钟,渐增至1小时,甚至数小时),即可收功。收功之时,不可骤然睁奶离去无意想浊气从全身毛孔放出,同时观想宇宙之真气清新、洁净有如甘露从头顶流贯全身洗髓,洗入地下。如此三遍,才慢慢地睁开眼睛,然后可做些自我按摩动作(详见后面辅助功),再缓步行步数分钟,结束练功。按语:大道至简至易,本功不仅有助于轻功的修炼,且对健身祛疾都有很好作用。”本法一般习练10~60天就能获得丹田有气感,注意练功期间要节制生活。本法又称:“晃气海,抖丹田”,还能医治腰腿乏力、心率不齐等病症。
高延津嗦:“辅助功法。⒈丹田贯气法丹田贯气法是内功(包括内家拳)的辅助功,此法传之于武术名家张占魁,张又传入室弟子张雨亭。初习内功,许多人最感困难的是丹田取得得气感。所谓得气感即意守丹田或引气下沉丹田时,丹田处有一股气流跳动。往往有一些人,虽练了很长时间的功,但毫无丹田得气感。究其原因,既有练功不得法,也关于各人身体素质。丹田贯气法即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一种辅助功法。可以练丹田内功的前后行之。具体练法分三步:第一步:两腿微曲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微成内八字,十趾抓地;舌尖轻抵上颚,悬顶,竖项,微收颔,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提气松采、松小腹,两手自然下垂于两腿侧,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虚心涵空。两眼平视远方或垂下眼帘视鼻端。第二步:接上势,两手紧握成拳,分别移向后背,以背食指根部(即拳尖)抵住各一侧的肾俞穴(本穴在第十四脊椎,即腰二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一寸五分,按之有痛胀感,即为此穴位),要用力,以穴位感到有力或痛胀为宜。然后晃动腰腹部,先左扭——前仰——右扭——后俯,顺时针成1圈,幅度要尽量大,共晃动80-100圈,接着逆时针晃动80-100圈。当然,如感晃动太吃力,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注意:晃动时,一定要晃动腰腹部,以小腹丹田部位带动腰部晃动,头部要保持端正,保持内功身法要求,千万不要以头部去带动腰腹晃动。否则不仅感到吃力,更会导致内气上浮,头晕、脑胀。晃动后稍停,意守丹田,可以两拳尖在两肾俞穴揉动30~40下,要用力,以穴位有酸胀热感为宜。第三步:接上势,两拳变掌,从肾俞穴分别经两胁前移,紧贴小腹。拇指紧按小腹上缘,余四指向下,紧按小腹下缘,两手虎口相对,中间突出丹田部位,然后上下拦动小腹30~40次,此时意守丹田,气沉小腹,切不可上浮。”相传达摩有《洗髓金经》传世,但其修炼之法却一直秘而不宣。宋人司议郎蒲虔贯的《保生要录》中谈了些导引按摩之法:“故手足欲其屈伸,两臂欲左挽右挽如挽弓法,或两手双拓如拓头法,或两拳筑空,或两手臂左右前后轻摆,或头顶左右顾,或腰胯左右转、时俯时仰,或两手相捉细细捩如洗手法,或两手掌相摩令热,掩目摩面,事闲随意用之,各十数过而已。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体中小不佳,快为之即解。”这些内容,古往今来为人们练功养生所常行。
高登民说:“⒉按摩洗髓法。”《勿药元诠·金丹秘诀》载有著名的“十六宜”:“发宜常梳,面宜多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舌宜抵颚,齿宜常叩,津宜数咽,浊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欲道宜常摄,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擦,皮肤宜常沐浴,大小便宜闭口勿言。”这些养生诀简单易行,收效显著,是中国人民在温长的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这里,我们从配合习练丹田内功及轻功的角度,删敏就痢,取其精华,编成按摩洗髓19式。这些辅助功法用于功前功后,睡前醒后,可疏通气血、调整阴阳,柔筋强骨,增强功效。辅助功或整套操作,也可选择部分动作,若能习之以常,持之以恒,必对习练丹田内功、轻功,强身健体产生莫大的功效。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