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0年,庾亮以其弟庾翼为荆州刺史,代亮镇武昌(今湖北鄂城),以左光禄大夫陆玩为司空。这一年,在王导过世后,一代枭雄庾亮也过世。东晋呈现了人才困顿的局面,所以在军事上没有大的动作。
343年七月,朝廷以桓温为前锋小督、假节,让他率部据守临淮(今江苏盱眙),协助荆州刺史庾翼北伐。同年十月,桓温升任徐州刺史,并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
桓温出镇荆州后,打算西伐占踞巴蜀的成汉政权,以建立功勋。而当时的成汉正日渐衰微,皇帝李势更是荒淫无道。 江夏相袁乔对此极力赞同,建议桓温率领一万精兵轻军速进,直攻成都。同时,他认为北方的后赵政权不敢趁机进犯,以打消桓温的顾虑。桓温遂决定伐蜀。
都是皇家的亲戚,所以,他与庾翼交好,曾相约一同匡济天下。王导、王敦、庾亮都过世了,但他们目前都还不是东晋的担当,他们正一步步成长为东晋的新的枭雄。
冉闵将军东征西讨时候,在建康和金云龙有一面之交。但金大爷特别佩服冉闵将军的胸襟和气度,还有一身军人品格和抱负。
公元340年九月,后赵王石虎命司、冀、青、徐、幽、并、雍七州之民五丁取三,四丁取二,合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旧兵,满五十万;造船万艘,运谷千一百万斛于乐安城(今山东临淄)。
迁辽西(今河北昌黎一带)、北平(今河北遵化)、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万余户于兖、豫、雍、洛四州之地;又自幽州(今河北北部一带)以东大兴屯田;悉取民马,得四万余匹。欲以击燕。十二月,燕王慕容皝率诸军人入塞袭后赵,直抵蓟城(今北京),又破高阳(今河北高阳东),掠三万余家而归。
冉闵原先是想去投靠成汉的,但成汉和后赵打成了一片,共同去攻打前燕。而且,成汉的李势本身不中用,东晋桓温也在征讨成汉。于是,冉闵才想到东晋。先等一段时间,看时局的变化,再伺机而动。而金云龙是真想把他留在东晋,东晋太缺像冉闵这样的人才。
但是,建康现在鱼龙混杂,很多国家的间谍都已经潜入。对冉闵来说,这里的确不是很安全一个地方。所以,送冉闵先去闽洲的确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且杜青在那里,以他皇后叔叔的身份,一定能保护好冉闵。
冉大哥,你如此看得起我。放心,云龙一定护你安全到闽洲。或许,金云龙这个建康恶霸,不一定懂得民族大义。但他有自己信仰,分得清对错,懂得什么叫良心。金云龙马上让一百零八将之汪大海去联系船只。汪大海原来是漕帮的,对这些水运的事情最了解。
五行帮是石虎、慕容皝、河东公主共同的敌人,而冉闵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能是他们唯一南下隐患。在北方,他们的军队打的厉害。在建康,他们共同应对他们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不一会儿,四大天王和美云都到了。这个就是杀贺先生的凶手,金云龙指了指外面的石诚的尸体。美云欣喜跑了出去看了看,倒是像那天追杀他们的那群人。不管如何,一件事情终归落下石头。她也可以回去跟狄青和贺玉交差了。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金云龙认定这个人就是该案的主凶。
各位兄弟,大家见过冉将军。接下来,我们要护送冉将军出建康城,经水路去闽洲。金云龙一言九鼎,众兄弟也都点头称诺。他也把具体分工说了一下,安排冉闵(?-352年)将军和婉瑜暂住自己府邸,这样也比较安全。后来,冉闵通过自己军事才能,又回到石虎身边,建立了冉魏政权。
而当务之急,要查明在暗里对手到底是谁。可以肯定,昨天第一波西晋武士是杀五行帮的人,而第二波西晋武士是杀冉将军的。来暗杀自己的石诚,则是完全被人收买的。那他到底是那波的人。金云龙把事情上报给了王导,希望官府能出面,解决这个局面。
虽然,金云龙做了太仆、车骑将军,从王敦去世后,五行帮在朝廷地位却一日不如一日。庾亮庾翼兄弟把持朝政,全国都在准备北伐中原事宜。王导派琅琊内史桓温回来,协助金云龙安全送出冉闵,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导致国家的灾难。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