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才为什么要阻止哀家?”
孟允方踏进重华殿的大门,就得到了襄太后劈头盖脸的一番质问,女子目眦欲裂,一双凤眸死死盯在赶来的兄长身上。&40;&29378;&95;&20154;&95;&23567;&95;&35828;&95;&32593;&45;&119;&119;&11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41;
“若不是臣及时赶到,太后你就要当众承认当年宸妃之死,是被你所害了……”
护国公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显然为面前亲妹方才的冲动之举,十分的不认同。
“那又怎么样?”
襄太后状若疯狂,浑身弥漫着一种鱼死网破般的戾气:“他害死我琛儿,难不成我还怕他不成!”
她心里拒绝承认顾景琛的死,是因为当年她害死宸妃在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么多年,她终于也尝到了至亲至爱之人惨死在她面前的苦痛,而且用的还是她当年残害别人之时的手段。
这大概就是报应吧。
但襄太后不想承认这一点,更不想接受。她只想为自己的儿子报仇,哪怕是要跟那顾景煜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
她前半生的所有羁绊和执念都在先帝身上,待先帝死后,她后半生所有的寄望都在这仅剩的一个儿子身上了,现在,连这唯一的血脉都断绝了,这叫她怎么能够冷静下来?
护国公却显然并不认同她的疯狂,只得勉强压住火气,劝道:“小妹,大哥知道你一心想为琛儿报仇,但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语声顿了一顿:“像你刚才那样直接冲到顾景煜的面前跟他对质,除了让他抓住你当年所作所为的把柄,借机对付咱们之外,一点儿好处也没有,不仅到时候无法为琛儿讨还公道,只怕还会连累到整个孟家……”
“你认为哀家会怕他吗?”
襄太后几乎将一口银牙咬碎,恨不能再冲到那顾景煜的面前,将他碎尸万段,也难以消减其心头之恨。
忍住心头的不耐,护国公脸上不由的卸去了先前的温和,带了几分严厉:“太后是不怕他,但逞这一时之气之后,太后你不想为琛儿报仇雪恨了吗?”
许是这句“为琛儿报仇雪恨”戳中了襄太后的痛处,女子一双凤目更是一片血色。
孟允瞥了她一眼,精锐的双目中似带着几分痛心疾首:“就算让你查出了顾景煜是谋害琛儿的凶手,又能怎么样?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可以任咱们揉搓的傀儡了,他是如今大胤朝的皇帝,凭借他现在的势力,咱们要想对付他,谈何容易?”
他这一番苦口婆心的权衡利弊,显然起了作用,渐渐冷静下来的襄太后,也情知兄长说的没错,以他们现在的势力,若是真的打算跟顾景煜作对的话,结果如何,当真不可说。
“哀家当初就不该留下他的性命,更不该让他做了这个皇帝!”
襄太后恨声道,眼中是几欲化为实质的怨毒。
“如今再后悔也没有用了……”
眼见着她较之先前冷静了些,孟允赶忙抓紧时机道:“太后,现在咱们最重要的是如何弥补当年的错误……”
说到此处,护国公故意语声一顿,一边觑着眼前襄太后的脸色,在心里飞快的算计着她的反应。
“你是说……”
襄太后几乎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兄长的打算,心里就是一动。
“没错。”护国公 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道,“顾景煜这个皇帝,是咱们当年一手扶持的,既然咱们当初能够让他登上这个皇位,现在应该也能叫他再把这个皇位让出来!”
这并非是两兄妹第一次谈论这个问题,但是因为之前顾景琛还在世,襄太后始终未对这个提议松口。
哪怕是到得现在,听到兄长打算造反,她心里一时也有些不痛快。
当然,她的不舒服,并非是出于对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考虑,而是只因在她心目中,那个皇位,本应该是琛儿的,已经被顾景煜那个孽障夺走了一次,现在难道还要再落入其他人之手吗?
但如此算计的她,却显然却忘了一点,她的琛儿是再也不可能坐上那个皇位了。
看着她犹豫的模样,护国公也多多少少能够猜出她心中在意着些什么,遂道:“小妹,大哥知道,这个皇位,原本应该是属于琛儿的,但现在琛儿不在了,咱们也只有这一个办法,才能为他报仇……”
那一句“现在琛儿不在了”,就像是一柄利剑在襄太后本就因为顾景琛的死而鲜血淋漓的胸膛之中,狠狠一刺,将那些埋在心底的所有痛苦和怨毒,都一下子释放了出来。
“好。”
一拍桌案,襄太后一语做了决定,凌厉凤目之中,尽是鱼死网破的疯狂。
因为她的应允,护国公眼中飞快的闪过一抹喜色,然后迅速的敛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