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夫人您提前说了,不然可真放不下。”张师傅将图纸夹到一边,“我还有件事要跟您说。”
“好啊。”
“我那个不争气的婆娘下田受了点伤,我想回家看看她去,可能要耽搁两日,这里就交给我徒弟看着,不知您能放心?”张师傅不好意思的搓着手。
“能放心,那可是大事,你啊就放心的回去吧。”颜安毫不犹豫的说着。
“多谢夫人。”张师傅真的是打从心眼里感激颜安,他干了大半辈子的活儿,还从未见过像颜安这么好说话的雇主。
“不用客气,你也不用那么拘谨的同我说话。先拿些工钱给你,回家了买些药也买些鸡啊骨头什么的,给你媳妇儿补补。”颜安拿出了二两银子。
“不行不行,这我不能要,活还没做完,哪有先收钱的道理,会坏规矩的。”张师傅连忙拒绝。
听他这么说,颜安也不好强给。一行有一行的规矩,若是坏了规矩,可是要害的人连手艺都得丢了。那可是砸人饭碗的事,做不得。
颜安也没急着立刻走,看着他们做了会儿活,没想到古代的建筑工艺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至少比她想象中的厉害许多。石头是由王师傅派小板车运来的,工人们整齐的摞在底部,有形状比较突出的便用锤子凿一凿。
工匠的手犹如魔术手的手一般,没有现代的切割机和打磨机,单凭一把小锤子和锉刀就能把石头磨成自己想要的形状。
颜安看的入神,同样入神的还有谢三叔家的儿子,这小子比之前见他已经壮实了不少。
手臂隐隐作痛起来,颜安这才回过神,也不打扰他们,回了武家。
一进屋才发现好几个大婶模样的人都坐在饭桌上。
“小安,你回来的正好,快来。”武大娘招了招手。
“诸位婶婶好。”颜安打了招呼。
“我们正在商量老大下聘的事,你也听听,可有什么要补充的。”
“我不大懂这个。”颜安尴尬一笑,众人也只当她是害羞,毕竟孩子都这么大了,哪能不懂婚嫁之事。
“听听也不碍事,日后若是小墨有了心上人,也得你张罗不是。”柳婶儿笑道。
“刚说到哪了?老咯,记性差了。”武大娘问道。
“说到鸡鸭鹅各准备一只。”一个婶婶说道。
“是是是,在准备两匹布,我公婆留给我的玉镯子也给带上。”武大娘盘算着。
“这都给了老大,你家小儿子可咋办?”
“玉镯本是一对,一人一只,刚好。”武大娘说着看了颜安一眼,将来颜安也是要嫁人的,可是那玉镯却只有一对。
颜安没什么想法,看到武大娘歉意的眼神,“娘,您别那么想,我还早呢。”
武大娘拍了拍她的手,暗暗决定攒钱给颜安备下些东西,他日也好不让婆家嘲笑了去。
“还有团圆饼,鱼和礼酒一壶。”柳婶儿补充道。
“其他倒是好说,可是这礼酒该去谁家取呢?我们家男人上头也没长辈在了。”武大娘犯了难。
颜安不解,问了之后才知道东庄村的男子下聘需要礼酒,这酒得是从男方长辈家中取的才行,且得是埋在地里至少一载,贴着红封条的陈酒。寓意着男方长辈对新媳妇的认可,也是祝福新婚夫妻长长久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