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但是慨然一笑,身子飞掠而起,剑鞘点地,落到一枝杏花之下,盘膝而坐。再看地面,已被他画出一个一丈见方的擂台来。
他坐在杏花下,轻笑道:“风景甚好,不宜武斗,苗大侠可愿与我较一较口舌之力。”
苗一羽虽不认为言语能反应一个人用剑的本事,但方才李但是起落之间,已是露了一手极高明的轻功,并不算是欺世盗名之辈。
巫山派有一条祖师爷定下来的规矩,便是同门之间不能以师兄弟相称,只能有弟子先后顺序之分。
祖师意在告诫他们,达者为师,要长存谦虚之心,敬重天下英雄,敬重剑道同行。
所以苗一羽是巫山大弟子,而不是大师兄。
他此刻就想起了这段叮嘱来,扪心自认这手轻功他是做不到的,便秉持弟子之心,肃穆道:“岂敢不从。”
孙玉玉仍坐在屋檐之下,捧起茶来,面色上古井无波,心里却在暗笑。他明白李但是仅仅是不想动手,所谓坐而论道,不过是找个说辞罢了。
他轻晃茶碗,眼帘低垂,却就又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那边李但是和苗一羽早已隔着擂台坐定,一黑一白,暗合棋理。
李但是却抢先道:“敢问苗兄,何为剑快?”
何为剑快?只要江湖在,就有用剑的人在。只要有用剑的人在,这个问题就在。
千百年来,初出茅庐的用剑小子,名满天下的名家高人,埋头苦修的专心剑客,遍访四海的飘逸剑仙,都在用一生来问,来思考这个问题,到最后再用手中的剑做出回答。
巫山一派,当代一百六十九名弟子,历代一千三百余名弟子,都甘愿自认为弟子,用一生诚心向天下人请教这个问题。
得到的许许多多的答案,便是巫山的剑道了。
苗一羽迟迟不答,这个问题难免太大了些。
良久,他才缓缓道:“我不能言。但本派祖师曾有三剑,可称快。”
“一为流星过天际,一为惊雷响黑夜,一为细剑截流,剑不折,流不断。”他整理神情,严肃地说道。
巫山祖师乃三百年前的剑道宗师,这三剑便是他对那个剑道的千古疑问做出的回答,也是巫山剑道发展的源头。
李但是点头,却说到:“还不够。”
孙玉玉在屋檐下没来由地叹了一口气。
苗一羽听到李但是的这句话,并未变色。巫山剑道,固然在快,亦在谦虚,尊重。他平静道:“请李兄指教。”
李但是大笑,惊落几片杏花,道:“念头一转,瞬息万里。世间最快,莫过心动。修剑即修心,得真,求极,谈玄,见道,一层当比一层快。”
苗一羽眼神一亮,神情却是不解,追问道:“得真,求极,谈玄,见道。这种境界划分,我怎么从没听说过?”
这时却又有一个温润的声音响起,孙玉玉慵懒地说道:“这是他自己想出来诓骗天下英雄的,你当然没听说过。你们巫山修快剑,他修得是心剑,并无师承,全在胡说。你还是别往心里去得好”
此时苗一羽面色依旧平静,声音却斩钉截铁,不容质疑地对李但是说道:“心动之快,夙愿求见,还望赐教。”
苗一羽并没见过这样的剑,也没听说过这样的说法,现在的话既是求教,亦是考量。
李但是却只是一笑,边笑边叹气:“可惜现在是用不出来的。”
“为何?”苗一羽皱眉道:
“一个人如果快一天没有吃饭,他还有没有力气用剑?”李但是脸上还带着笑,真诚地说道。
苗一羽也笑了,牵动着刀疤,看惯了并不可怕,反而有些可爱:“当然是没有的,一天不吃饭只怕就只剩些摘花的力气。难怪一开始你要用嘴,而不是剑。只是,你为什么当时不和我说?”
孙玉玉微笑,插嘴道:“当时你还不是他的朋友。”
李但是点头,笑着补充道:“不过现在我已经把你当做朋友了。一些话只有和朋友才能说。”
苗一羽的笑却消失了,表情变得庄严起来,问道:“为什么?”
为什么什么?为什么只是第一次见面,就能和他做朋友?
孙玉玉看了看飘落的杏花,叹息道:“你肯听他的那番理论,还愿意用剑看看,他当然是很开心的。”
“就这些?”
“或许还有你是一个很谦虚,很好看,很不令人讨厌的人,而不是一个乌龟王八蛋。”
苗一羽也笑了,这一次是发自真心的笑,说道:“可我还是没有见到他的剑,但是……”
但是已经交了两个朋友?
李但是一声叹息,道:“确实只有些摘花的力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