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大宋之无敌武僧 > 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败而归

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败而归(第1页)

    鲁智深却笑道:“两位兄弟勿要伤感,正如韩兄弟说,事已至此,又能何为?我等能做的,只是及时行乐罢了!来,韩兄弟初来我梁山,正该欣赏一番我山上美景!”

    随即,三人走出校场,游玩了一番山水,随后饮酒取乐。酒到酣处,在鲁智深的带动下,三人谈论起大宋周边局势,鲁智深自是趁机将自己的‘金国威胁论’重提了一遍,二人听后反应却是大不相同。

    韩世忠十分赞成鲁智深之论,盖因他曾戍边多年,十分清楚游牧民族骑兵对大宋的威胁。按照他的分析,女真人是乃是刚刚崛起的游牧民族,建国不久,机构简明,军队战斗力正日益强盛,绝非已经过了百年太平岁月,刀剑都已生了锈的契丹人可比。是以,金国灭辽之后,若将矛头指向大宋,大宋危矣!

    杨志则并不赞同,在他看来,只要大宋朝廷吏治清明,上听下达,圣上亲忠臣而远小人,区区金国不过是疥癞之疾,根本无动大宋根基。

    接着,两人便就各自观点争论起来。

    鲁智深看着两人争论,心中渐渐明了,韩世忠虽然对大宋忠诚,但并非愚忠,能够分清是非,辨明厉害。而杨志身为杨家之后,对大宋的忠诚已经深入骨髓,可谓愚忠之极。

    由杨志之愚忠,鲁智深又想到杨家另一位后人杨再兴。杨再兴的情况却与杨志不同,一来杨再兴自幼父母双亡,受到忠君思想的荼毒尚且不深;二来杨再兴此时年不过十五,思想尚未成熟,还有很强的可塑性。鲁智深只需稍加指引,便可将他对大宋之忠,转化为对大汉民族的忠诚。

    想及于此,鲁智深决定在梁山上高树民族主义的大旗,宣扬民族主义,从而最大限度地将水泊山庄众兄弟及三军将士对大宋的忠诚转化为对大汉民族的忠诚。

    ………………

    再说,石秀等人来到博州,与博平义军头领陆行儿取得联系之后,用了一番手段取得其信任,随后便派出探子,随时掌握官兵行踪。

    刘延庆在博州剿灭了五六股乱军后,却突然发现博州的乱军失去了踪迹,当下加派人手,四处打探,这才得知,博州乱军全部聚集于博平县内,人数已达六千之众。但是如此多的乱军,却并未让刘延庆放在心上,通过剿灭那五六股乱军,他已经清楚地摸清,这些乱军的战斗力,是以,即便这些乱军的数量再多上一倍,他也不放在心上。

    随即,刘延庆挥军博平,一日后的黄昏,大军来到博平县城外十里处,驻扎于此,只待明日天亮,便要攻打博平城。

    博平城内,石秀等人得知官兵消息后,立即与义军首领陆行儿做了一番商议,决定趁夜偷袭官兵。于是,当夜子时过后,武松三人率领虎魄先行出击,潜入刘延庆的大营,暗杀副指挥使以上军官。对刘延庆的刺杀,由武松负责,只是可惜,由于刘延庆大帐防守严密,武松并未得手,只将其副将杀死,而其余虎魄兵则纷纷得手。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虎魄兵的行动更加小心,是以,他们俱都成功潜出军营。

    此时,石秀与陆行儿率领五千义军到达,当即发动突袭,刘延庆大惊之下,连连发出令,但却因手下军官死亡,造成指挥不灵,最终被义军打败,刘延庆只带着不到八百人马落荒而逃。

    刘延庆逃跑之后,虽然因为战败,心中惧怕受到责罚,但却不得不上书朝廷,于此同时,辛兴宗大败身死的消息也传到了朝堂。宋徽宗闻讯之后,很是震怒,当即责令枢密使童贯派遣精兵猛将前往博州、齐州两地剿灭乱民,平复叛乱。

    童贯领旨后,回到枢密院,召集三衙太尉,并众将官议事。

    童贯把刘延庆、辛兴宗二人大败及徽宗震怒之事言明后,问道:“何人愿领兵出战,剿灭乱民,为圣上排忧解难?”

    众将官闻言,面面相觑,各有惧色,却是无人应答。只因刘辛二人虽无甚威名,但却都曾把守边关,抗击西夏国的侵扰,如今,却在齐博二州双双战败,辛兴宗更是丢了性命,众将官自然无人愿去触那霉头。

    这时,却见一人出列,正是衙门防御保义使宣赞,只见宣赞施礼道:“小将有个家乡旧识,姓关名胜,此人乃是义勇武安王关羽嫡派子孙,生的与其先祖极其相似,使一把祖传青龙偃月刀,人称大刀关胜,如今在蒲东做巡检,实乃大材小用。此人熟读兵书,精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若能拜此人为将,当可扫平齐博二州之乱,保国安民,为天子解忧。”

    童贯惯于阿谀奉承,对于这‘丑郡马’宣赞并不感冒,但此时闻他之言,却是不由心喜,当即写了文书,并为宣赞备齐鞍马,令其星夜赶往蒲东,礼请关胜进京议事。

    当下,宣赞领了文书,带三五随从,骑马赶往蒲东,找了关胜,说明来意,关胜闻言大喜,当即推举了好友‘井木犴’郝思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挚爱豪门小妻子 冷少的密爱:宝贝,专心点 都市无敌战兵(秦峰慕容萱萱) 婚前试爱:坏坏老公太霸道 我无敌后成了反派 网王之最强装逼系统 论皇后的养成 请问夫君你哪位 逍遥小天师 我有一座小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