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被贬(第2页)
内心却有些惊奇:侄女儿此举可见其心胸阔朗,眼光甚远。这些孩子长大后便不是个个成才,也不怕有人欺侮了去,若有一两个出类拔萃的,更能成为她的左臂右膀,辅助她在乡下安然长大。未雨绸缪啊,这孩子怕是个有大志向的。
三爷,您真想多了,人家二姑娘只是看不得罗妈妈算个帐用的是鬼画符而已啊。
进了六月,秦妈妈和甘菊站在假石山上修剪着垂丝海棠。
风有些大,吹着她俩的发丝都乱了些。
夏菊坐在门口,手上拿着花棚子,眼睛却看着海棠树十分遗憾:一直都没有见过这树花,以后。。。也看不见了。
天逸阁明间却有一屋子的人。二姑娘穿着水碧色小袄小裤坐在左边的官帽椅上,三奶奶坐在了右边。底下坐着沈妈妈、沈娘子、寒兰和青浅。
“留在天逸阁的人一共是四个,分了二个去照料在西北角的宅子,其余人都随着姑娘去江南。”沈娘子在向二姑娘和三奶奶回禀出行随扈。
这次与二姑娘去江南的也只有三户人家,都是大奶奶的陪嫁,分别是:大奶奶奶兄一家沈妈妈、沈大郎夫妇、沈猛、沈勇和甘菊一共六个人;
原小汤山张大,儿子张铁墩、儿媳张章氏、孙子张前程和孙女夏菊一共五个人;
原璧玥阁掌柜魏玮和媳妇魏陈氏、长子魏长水、次子魏长天一共四个人;
二姑娘贴身伺候的陈奶娘、寒兰、青浅和喜雨四个人。
还有一个世子常随张大庆。另外抱剑、伺墨不知去向。
三奶奶屈指算来。。。
“那就是二十人。”三奶奶噎了噎,挺无奈地听着二姑娘突口而出的数字。
这么快就算了出来,做婶娘的很丢脸的好不好。
除了随行人等,还有各项物事的整理,这些都是寒兰在主事:“大奶奶走之前,曾带着奴婢清点过东西,大都已经装了箱笼,剩下的也照着单子都收拢了,只有日常还用着的,等日子到了就能装上。”
大奶奶在最后一个月点清了屋子里所有的东西,光是书籍就装了十几个大箱子,沉甸甸地,谁也搬不动;
还有笔墨纸砚、书画古玩又是六七个箱子;
接着皮毛绸缎倒是不多也就几个箱子。大奶奶曾说,这些东西到哪里都能买到,不如不要了,只捡贵重的装上;
其他如春夏秋冬日常贵重物品、贵重药材也有七八个箱子;
大奶奶又将银子换成了一千两金子装了二个小箱子;最后才是被褥衣物还能再装个七八个大箱子。
加上随扈人员的箱子包袱,算下来倒有六七十个了。
手机端阅读:m.yumibook.com 更多更好资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