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公子爷,你家夫人总想跑 > 048 奉旨出征

048 奉旨出征(第2页)


    “姬侯之子,也就是定远侯世子姬琰,传闻此子尽得姬侯真传,武艺高强且先不说,与此同时也极善于排兵布阵。”

    高阳帝听完后来了兴致,迫不及待道:“爱卿说的可当真?”

    被问到的右相缓缓点了点头,“陛下若是不信,不妨问问江大人。”

    经这么一提醒高阳帝才恍然想起来自己这位老丈人可是姬琰的外祖父。和在场的所有人比,只怕是没有人能比自己的老丈人更清楚事实了。

    “爱卿,右相刚才所言可是真的?”

    “回禀陛下,琰儿这孩子是得了姬侯悉心教导不错,只是他毕竟资质尚浅,没有丝毫的经验,老臣担……”

    眼下高阳帝完全是死马当活马医,所以又哪里还听得见去这些顾虑。只见高阳帝神色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一槌定音。

    “好了,爱卿无需多言,就这么决定了,传孤旨意,着令定远侯府世子姬琰为征西将军,即刻出发赶往边关。”

    这道圣旨一下,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原本该是热热闹闹的春节,可整个翼州城却因为定远侯的故去而显得异常的冷清,大街小巷处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哀伤。

    定远侯府,只见府里内外到处挂满了白稠,因为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再加上战事吃紧,所以导致这边姬谦城的遗骸还没有从边关运回。没办法,府里头只好先行设立了一个简单的灵堂。

    此时此刻前堂,一甘人等聚在一处聆听圣意。

    负责宣旨的宫人说了那么多,但归结起来也就两件事。一则是当今陛下对姬谦城的死深感痛惜,遂追封定远侯姬谦城为靖安公,食邑两万,划邯郸城、贺宁城为封地,享世袭;二来则是现如今军中无主帅,听说其长子自幼得靖安公悉心教导,尽得真传,望其能如乃父,为国尽忠。

    说白了,也就是让姬琰替父上阵,继续抗敌……

    姬珩静静的看着前一刻在听到受封赏时还掩不住喜悦之色的江氏母子,在转瞬听到要上战场后顿时再也笑不出来的那副嘴脸后,神色嘲弄的勾了勾唇。

    战场,那是什么地方?稍微一不留神怕是就把命给丢了。以姬琰那点本事,真的是完全不够看,不过这能怪谁呢。

    文韬武略,尽得真传,那可是这对母子这么多年来煞费苦心营造出来的。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自己说出去的话,跪着也要走下去……

    不知道江氏母子这算不算打脸,疼不疼,反正他是觉得都替他们疼。

    “公公,其实外人都不知道,比起琰儿这孩子,其实珩儿他才是青出于蓝而甚于蓝。”

    此番负责前来宣旨的公公乃是承德帝跟前的红人——内侍总管孙德胜。在听完江氏这话,孙德胜顺着江氏的视线看向站在另一旁一副事不关己模样的姬珩身上,微微蹙了蹙眉。

    关于这位姬二公子的各种各样的不好传闻,就算是身在京都的他都不可避免的听说了一些。是以对于江氏的这番说词,他委实是不敢相信。

    其实啊,在勾心斗角的宫中摸爬滚打了二十几年他又怎么会看不出这江氏存的是什么心思,战场刀剑无眼,江氏这么说无非是担心自己的儿子到时候在战场上有个闪失。可是……就算是再怎么的不想自己的儿子有事,但说话也要动动脑子啊,你说一个众人眼中成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会懂得行军打仗?说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死……

    姬珩静静的看着江氏,心中冷笑。

    这毒妇目的和意图简直不要太明显,姬谦城这一死,姬琰作为侯府世子,靖安公的封号自然就由他承继。眼下好不容易能得到这么一份荣耀,却马上又要奔赴战场,这万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那可就什么都捞不到了。

    姬琰又不傻,自然不愿意前往边关,江氏撇开自己的儿子将自己推出去,一来是为了护住姬琰,二来麽,若是自己在两军交战当中出现个意外什么的,那正好又替她解决了自己这个心腹大患。

    一箭双雕,简直不要太好。

    只可惜啊……

    这人选的问题可不是她一介妇人能够决定的,圣旨已下,除非她能够说服陛下改口。但自古君无戏言,想要让堂堂的一国之君收回成命,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夫人,这人选是陛下钦点的,老奴可做不了主。”孙德胜声音一层不变道,“再者说,这领兵打仗可非儿戏,小公子的话……”

    后面的话孙德胜顾虑到姬珩的风评,倒是没说透,但任是谁都明白他言下之意。

    姬珩笑了笑,倒是不太在意孙德胜说话间朝自己投来的那一眼意味深长的一撇,语调仍是一贯的玩世不恭,撇了撇嘴道:“公公所言甚是,像本公子这种只热衷于吃喝玩乐,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将将士交到我手里,只怕是这仗不用打就已经输了。”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天机 邪王的绝色一品妃 商乔 叶飞李媛 战神皇妃:特工农女种田记 重生千金养女 亿点才华的我,被妹妹直播曝光了 知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