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先去打听一下他们的情况,看下父皇那边可有消息。”扶苏对吴双说道。
“那你小心点。”吴双柔声地叮嘱道。
扶苏放低声音,轻笑道:“你放心,我只是派人去,不会亲自去的。”说完在吴双的耳边轻声道:“等我一下。”
扶苏派张建去打听一下救姬安等的事情之后又回到了听雨阁。扶苏推门进来时,煮沸的茶水泛着浓浓的白雾在飘散,模糊了他的视线,只见吴双已换回女装,长发散落至腰间,侧坐在地毯上,此时手里正拿着一块白巾擦着发尾的水珠,煮茶的炭炉里火红的火苗正在跳动,暗黄色的灯光在半空中摇曳。
因吴双这个听雨阁占地并不大,就两间正屋,西边有个偏厅,而他们此时所在的一间则是吴双平时看书的书房,米黄色的帷幔配上淡绿色的珠帘,两边墙壁上挂着几幅水墨画,两幅山水画加上一幅长城日出图和一幅秋日落霞图,这四幅除了长城日出图是花钱买来得之外,另外的三幅均是出自唐秉宣明公之手,秦朝时期,纸张生产极为少,造价很贵,一般宫廷之中和士族贵族府邸才买得起。
扶苏从一进来,就觉得这里边弥漫着一种极淡极雅的香味儿,闻了半天,也没很清楚究竟是什么香味儿,于是问道:“你这香薰炉里燃的是什么香?这香味儿似乎闻所未闻。”
秦朝时期,所谓的香薰并未成熟,只是很粗略的那种,没有经过复杂的工序,不论是在王公贵族还是在御用宫廷里的香薰大都是采取花瓣儿直接微醺散发出的香味儿,稍微对此香薰香料有所研究的调香师也只能经过简单的加工制作,存放期只能维持四五日左右,所以根据后世记载中在《阿房宫赋》也提到女子的香料用量之巨大,令人叹为观止。
香薰起源于神农时代,早期社会就有采集植物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而那时就已经对植物中散发出来的香味儿表示重视了,问道百花盛开的芳香时,能让人感受到美感和快感。因此上古时代就有把这些香物质敬神明、祭祀、洁净身心和丧葬之用,后来逐渐用于装饰、饮食和美容上。
中华古今注也提及“胭脂起于纣”,久云,“自三代以铅为粉,秦穆公女美玉有容,德感仙人,肖史为烧水银作粉与涂,亦名飞云丹,传以笛曲终而上升”。春秋以后,宫粉胭脂在民间妇女中传开。
而吴双因为曾经在一家化妆品坐过兼职,了解过一些关于香水和香粉的制作过程,后来又看过关于古今时期香料的研制书籍,于是她自己就制作了些,每个季节采集百花风干留存下来,再配以适当的调制,烹煮而成,存放期也长了许多。
吴双见扶苏竟然对此甚是好奇,微笑着答道:“此香名叫百合香。”
“百合花我倒是见过,不过这季节早就没有了百合了吧?而且我闻着也不全是百合的香味。”
“这个季节自然是没有百合了,是我自个闲来无事调制出来的。”
扶苏笑道:“你会的东西可真不少,我都要开始怀疑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吴双见扶苏傻站在门口不动,于是抬头道:“为何傻站在那里,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