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子,请了。”
“这位兄台,请了。请问?”杨公子站了起来,作了个揖。
“杨公子一来,鄙人就留心已久,又听见公子高谈阔论,甚合我意。意欲前来蒙听教诲,故不得通报莽撞来扰,还请公子恕罪则个。”苏墨文绉绉地说了一长串。
果然文人骚客是最喜欢别人拍马屁的,你越尊重他,他就越开心。听见苏墨这么说,杨公子似乎很是感激,陪着她喝了好几杯,又说了好多话。
见他把话题扯远了,苏墨连忙给他倒了一杯酒,又说:“刚刚听见杨公子说贤王府正在招贤纳士,不知那贤王府地处何方,弟虽不材,欲前一试。”
三言两语问清楚了之后,苏墨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奉承了一番,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回去之前,特意路过了一桌看上去不太善良的人,顺手摸了一点钱。
紫衣侧耳听了苏墨的谈话,见她回来,就问:“苏公子,你能行吗?”
苏墨高深莫测地一笑,答:“行不行总要试了才知道,况且你没听他说,就是不行也是舍钱的。”
不顾紫衣一脸的不信任,苏墨手一挥,把她给带走了。
入住客栈时,紫衣还执着追问钱是哪里来的,苏墨也不回答,只劝她早些睡。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起床,向着贤王府而去。
这贤王府面积极大,东西二院分占两条大街。传闻道是东院为贤王居住之处,西院专为家人及贤士而备。
凭着昨日杨公子的讲解,苏墨轻易到了西院门口。只见正门足有两米宽,大门紧闭。正门两边不远处各设一扇小门,左边也闭门,只右边微微露出一条缝隙,门外有五六人站着。
苏墨作揖上前,又客套一番,说是前来应试,意欲拜于门下,忝尽微力。家人传报后,很快有人出来迎接。
从这小门进去,眼前雕栏玉砌富丽堂皇,跟着那人走了几步,假山荷塘一应花草俱全。小路弯折扭曲,行廊如蛇蜿蜒,若不是有人带路,只怕还摸不清方向。
行约片刻,至一厅前。那人打起帘子,让她二人进去,自己只在外等候。
厅内坐着一个老学士,见她二人,立马迎了上来,不问其他,先问可曾用饭。拉着二人坐在西边炕上,又连忙吩咐下人备茶送饭。
苏墨亮着眼睛看着紫衣笑,低声说:“就是没能谋个事情,好歹也吃一顿好的再去。”
闲话稍毕,那老学士才开口问:“苏公子,非我猖獗,看您和您朋友这身量,恐怕年纪还轻?”
苏墨悠然合扇,作揖道:“想必是鄙人听闻有误,敢情贵府不是招贤纳士,而是只招那中老年人。既然如此,请恕叨扰,我们即便告辞。”
“苏公子请留步,”老人抚须而笑,又道:“是老朽言误,还望公子莫气。公子既有意前来,敢问公子于何事见长?文武皆可。”
苏墨借机下台,又重归旧座,赔笑道:“可是大人说得对,我与我兄弟年纪尚轻,若说什么本事那是没有的,不过是有些微末的小小机变罢了。”
“若论文,八股之道,诗词之意,小子不敢班门弄斧。若论武,我年纪轻轻,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也不敢妄自为尊。”
“不过若是老先生恕我搬弄之嫌,容我露两手,若果还可入眼,今后就承老先生之情,只怕还需您多多指教了。”
苏墨言毕,又起身作揖。老先生连忙扶起,说了几句话,让她表演一番。
苏墨以前最爱《红楼梦》,里面的诗词竟没有她不能背诵的。此刻她站起身来,说道:“我刚进来时,只见那楼台山水甚是庄严,故作诗一首,如不好,还望大人莫笑。”
话毕,她踱步门外,口内吟道:“西院招贤士,得机入宝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那老大人喜出望外,直夸作得好。因又看见花下青草渐黄,故又指草道:“苏公子,你看这草。”
苏墨自是得意,便吟道:“倚红居黄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过都是现成的诗句,偶尔变动一个词罢了。苏墨信手拈来,丝毫不需思考,也不费力。
借着古人之力,把个老学士,高兴得无可无不可。
老学士躬身弯腰,又将两个人请了进去,亲自奉茶恭维。
“苏公子有所不知,我们大人最喜欢吟诗作对。公子如此良才,只怕我们大人另有安排。公子稍坐片刻,我这就去叫我们大人。”老学士低声喊了一句,一个丫鬟进来,他吩咐说去叫大人,然后丫鬟就走了。
“你说的大人,莫非是贤王?”苏墨问。
“非也,贤王日夜忙碌,岂敢轻易打扰。我说的大人,是贤王手下第一人,尊号苏柳,王爷赐字子轩者。”
请记住本站: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