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被苏柳这利落优美的动作惊呆了,恨不得把嗓子喊哑,把手也拍肿。&40;&29378;&95;&20154;&95;&23567;&95;&35828;&95;&32593;&45;&119;&119;&11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41;
苏柳回过头来,望着苏墨笑了笑,手里握着一张淡黄的纸。
他缓步走了过来,说道:“那灯笼上写着:盛世繁华。”
苏墨不可思议地摇着头笑了笑,道:“柳大人果然是天人下凡,不说这灯谜取得妙,只说这眼力就非常人可比拟。”
苏柳淡然一笑,说:“这倒不是我看到的,这灯笼是我制的,我自然知道上面写了什么。”他又转手将手中灯谜交给了苏墨,又说:“既然我灯谜取得好,那就看看你猜得好不好了。”
苏墨心里为难,只是骑虎难下,只得接了过来。
摊开一看,里面果然也是苏柳的字迹。只见上面写着两句诗,道是:
“千蹂百磨无怨,静卧四方。扶丝而上无言,落纸万千。”
苏墨只觉得不明所以,细细看了许久,才终于有些眉目。她不可置信地望着苏柳,无声问了一句。
苏柳点了点头,面色倒是坦然得很。
早有看热闹的小侍女走了过来,说时间快到了,让苏墨快快将答案画出来。
苏墨轻笑着摇了摇头,见众人都望着自己与苏柳,便提声道:“我也不知道猜得准不准,只得写一句诗,让刺史大人评价了。”
众人又是浮夸地说了两句,催促着苏墨快写。
苏墨接了笔,挥毫写了:“古砚微凹聚墨多。”顿一顿,实在想不起后面的句子来了,只好装作轻松地回头问苏柳:“大人,不知道我猜对了没有?”
苏柳轻笑着点了点头,不等人来看这灯谜纸条,便抢先又拿了回来。随意搓揉了一下,扬手将纸屑扔了。
苏墨也知道他避嫌的意思,便插话将这茬带过,仍由知县主持着败者表演了。
此时胜负已分,有那未能成功拿到灯谜的,也有那猜不出谜底或未能按时完成的,便一一等着去擂台上了。
擂台上层出不穷的表演,底下众人也配合着看戏鼓掌。整个西苑欢声笑语,苏墨也感叹这般热闹,在柳树下站着笑看。
苏紫衣又端了茶过来,让苏墨醒酒。
“公子,刚刚柳大人写的什么灯谜啊,我们还没看,他就撕了。”苏紫衣八卦地问了一句。
苏墨笑而不答,心里知道这有些过了。那谜底是“墨”,若不是苏柳写的还罢了,若是让人知道这是苏柳写的,只怕要生出是非来。
苏紫衣见她家小姐笑容诡异,惊吓问道:“公子,难道是你胡乱猜然后猜错了,所以柳大人这般维护你不成?”
苏墨笑得更诡异了。
一直闹到丑时,下人才来请苏柳回去。说是时候不早了,明日还要早起动身,还是早些休息为是。
一夜过去,第二天天刚亮,所有事情都准备就绪了。苏墨和苏紫衣安排人盘点着东西,确认无误之后,便挥别众人,起航回京。
早在此前,恒王上报皇上,说春节已过,该迎接皇后回国了。苏仁智无可无不可,点头同意了,于是书信传到周国,长孙无定护送着长公主回大夏了。
长孙无定早在此前就与长公主深谈良久,巧舌如簧将长公主说得服服帖帖。此时他也无意留着这个不熟的姐姐了,反倒一心想要去趟大夏,探探苏容贤的深浅。一路快马加鞭,疾驰奔往大夏。
反倒苏柳这边,因为两人刚刚结束了辛苦的一项工程,连番劳碌让两个人巴不得放松一下。又因为苏墨并不愿回京去见贤王,更是想方设法拖延行程。
是故,虽然相比湖州到柳州的距离而言,从周国京都乐安前往柳州的路程更远,但长孙无定一行人反而率先到达柳州。
长孙无定到达柳州后,先是表达了一下周国国君的感激,以及对于两国友好相交的希冀。此后,便借口说想要领悟南方人情,想在大夏停留一段时间。言语中,似乎是想要住在皇宫了。
苏仁智也不傻,一边说欢迎他指教,一边又说宫外有好的房屋,让他先行去住着。
长孙无定识趣地出了皇宫,跟着罗公公去了外面那府邸。却说那府邸,正好在那寺庙附近。原是苏仁智心灰意冷时曾居住过的地方,后来搬走之后,就一直空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