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柳也看见了,紧张地看着苏墨想要解释。&40;&29378;&95;&20154;&95;&23567;&95;&35828;&95;&32593;&45;&119;&119;&11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41;却见苏墨脸色并不生气,倒是有点窃喜。
原来苏墨心里在想,这句话在这个异世居然也有。好在现在苏柳已经不和自己讨论诗词了,不然自己乱背古诗的事情,总有一天会被拆穿的。
见苏墨并不生气,苏柳也放下心来。
他拿过手帕,又放回绣囊里,递给秋菊。
“有劳了,还请你将这绣囊还给你家小姐。今日之事,不过是举手之劳,无需挂怀。”
秋菊笑了笑,没有接。
“还要麻烦轩王殿下走一趟了。我家小姐说了,如若公子接了这个便算,如果公子嫌弃这谢礼不好,还请公子亲自送还,我家小姐再另备谢礼。”
苏柳手收回去也不是,摆那里也不是。还是苏墨一时过来解围,拿了绣囊,朝秋菊道:
“既然如此,你便先回去,只说多谢你家小姐费心了。他日轩王空下来了,再另行登门谢过。”
秋菊走了,苏墨望着苏柳笑。
“老实交代,今天你和人家小姐发生了什么?”
苏柳摇了摇头,“什么都没有,算了,我再差人送回去吧。”
“如果你不亲自送回去,你以为人家会收?”苏墨看笑话一样地看着苏柳。
她知道苏柳本人是十分不解风情的,所以也不以为意,反而笑着说道:“你不如亲自走一趟,当面和人家小姐说清楚,别平白耽误了人家。”
苏柳想了想,便说:“既然这样,过两日我去一趟苏府,把这个东西给人家还过去吧。”
没过两日,苏柳果然亲自拿了绣囊去拜见苏家了。
苏大人既然知道自己女儿的心意,自己也有心凑合,居然也不叫苏嫣然来大厅待客,直接让苏柳进了苏嫣然的绣房。
苏柳明知此事不妥,但是架不住人家热情,只好走进了苏嫣然的闺房之中。
一进去,只见苏嫣然背对着自己站在桌前,身畔是那个秀菊在磨墨。
“呀,小姐,是轩王殿下来了。”秀菊别有深意地看了苏嫣然一眼,立马去端茶。
苏嫣然还未回头,脸已经先红了。她放下手中的狼毫,转过身来,邀苏柳在自己平日坐的矮几上坐了。
“轩王殿下,有劳您前来走一趟了。”她微微矮身行礼,说话温婉动听。
苏柳见人家这般客气,也不好居大,也还了一礼。
“苏小姐,小王此番前来,特来退还小姐之物。那日同台携奏,也是小王荣幸之至,不敢称功,亦不敢受谢。”他将绣囊从袖中拿了出来,递了过去。
苏嫣然悄然一笑,也不接这绣囊,只低着头抿着嘴微笑着。苏柳有些尴尬,便自顾自将绣囊放在了桌子上。
“轩王殿下,请用茶。”一时,秋菊捧了茶过来。
苏柳接了,随手也放在一旁,口中说道:“原物奉还,就不饮茶叨扰了,小王先行告退了。”语毕,便站起来要走。
苏嫣然悄然看了秋菊一眼,秋菊立马识趣地走了出去。
“轩王殿下请留步,”苏嫣然也站了起来,跟在了苏柳后面。
苏柳一时不好伤她的面子,只好停下脚步,问还有何事。
“这薄礼倒不是谢那日解围之恩,却是另有一事。”
“哦?”苏柳好奇地转过身来。
苏嫣然对着他轻笑了一下,引着他走到了桌前,“轩王请看。”
苏柳随意地瞥了一眼,只见桌上摆着一幅画,画上油墨未干,想必刚刚苏嫣然还在润色。
画上,一个貌美女子,拎着篮子躺卧在地,眼中蓄泪。旁边,站着一个玉树临风的少年,一手握着沾血的剑,一手朝着女子伸出。在少年背后,三三两两躺着几个淌血大汉。
这女子恰是苏嫣然的样子,难得的是,这少年,竟和自己一模一样。
苏柳不解其意,问:“这是?”
苏嫣然又朝他福身作揖,轻声说道:“三年前,轩王殿下于街头乱市,将小女子救于水火之中。这大恩大德,小女子日日思报。只可惜当日未得恩公名姓,故三年来只深思于怀。却无以为报。”
“天可怜见,许是听见小女子心中所愿,让小女子有幸再目睹恩公尊颜。那日既见了轩王殿下,又想起当日公子大恩,归家后始终难以释怀,遂自卑薄礼,以谢君恩。”
苏嫣然顿了顿,又悄悄地打量了苏柳一眼,低声道:“轩王殿下大恩大德,无以为报,还只请轩王收下这薄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