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琦姑娘喜欢这些书?”皇后今日仍是一身大红凤袍,头顶凤冠,富丽堂皇。
苏琦微微垂眸,“小女固然也喜欢女儿家的那些绮情小说,不过这些医学典籍实乃难以割舍的心头好。”
她说谎的技巧就在于七分真心,三分假意,谎言中半真半假,听起来倒更似真话。
皇后轻描淡写道,“苏姑娘的爱好倒是独特。既然苏姑娘喜欢,这一书架的医书都赠与苏姑娘好了。”
苏琦虽无意卷入后宫党派之争,但这些医学孤本于她而言无比重要。故此她也顺势接了皇后的好意,“小女谢过娘娘恩典。”
皇后雍容大方地道,“我见苏姑娘与我投缘。不妨我助姑娘一臂之力如何?”
苏琦心中暗暗知道皇后此举无非是想要拉拢自己,眸色晦暗不明。
“明日午后,乾清宫中,静候苏姑娘。”皇后如此道,随即转身上了高位。
苏琦垂眸理一理思绪。看来,前两场大比中自己这匹黑马,吸引了皇后的注意呢。不过,若是她本次大比中更加光彩夺目,恐怕皇后心中对自己的评价还会再上一个档次。
所谓诗词大家程老与墨先生是两个胡子花白,加起来稳稳超过一百二十岁的老头子。两人称霸文坛,彼此私交也是甚笃。这二位重量级人物慈眉善目地坐在那儿,就透露出浓浓的文化底蕴。诗坛大家,绝非虚名。
“与前几次大比所不同的是,此次的诗赋大比颇有难度,并非所有女子都是出身世家,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故此,本次诗赋大比采取毛遂自荐的形式,自我推举上台作诗,一展风采。”皇后摆出凤仪天下的姿态。
此举一出,立刻令不少小家碧玉松了一口气。的确,齐国虽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禁锢,但也并非所有女子都对读书感兴趣。倘若一窍不通地上台,只是落人笑柄罢了。
但也有不少世家千金目露倨傲之色,恐怕是自诩满腹经纶,眼界甚高之辈。
“本次的诗赋大比,是以花为题,赋诗一首,还请诸位做好准备。”皇后沉着地道。
苏琦瞥了一眼四周,发现刚刚那几位世家千金,毫不意外,相反却是满面胜券在握之色。她微微蹙眉,暗道:看这样子,有身份的贵族小姐早就知道题目了呢……真是公平。
她平淡的面容上掠过一抹嘲讽,唇瓣微勾,掀起冷漠而讽刺的弧度。这世间,哪有什么所谓的彻底公平。
半晌。
一道饱经沧桑却依旧中气十足的声音道,“在下便是程末泽,曾任内阁大臣,对诗词歌赋颇感兴趣,请各位秀女到我这儿来抽取花名,然后以花为主题,即兴作诗,经我和莫先生点评商讨后,最佳者摘取桂冠。”
那数位早有准备的世家千金纷纷起身,苏琦略一迟疑,随即沉稳地站了起来。纵然是以有心对无心,她也自信自己绝不会逊色。
世家千金们抽出签后露出或喜或忧的神情,想必是押题不准。唯有一人,唇边的笑容弧度扩得愈发灿烂夺目,显然,只有她,押中了她所抽到的题。
苏琦淡淡注视着签上的山茶二字。
山茶自是一种极美的花,比之牡丹,别有一番清丽风采;比之芙蓉,又更胜一筹富贵华丽。山茶花姿丰盈,颇有几分傲骨。
让她即兴一首,倒也不算为难,但想要作得出彩,还需思虑一番。
作诗,除却满腹诗书外,自要有与之相呼应的淡然心境,在舒适宜人的环境下乘兴而作。
不多时,世家千金们尽皆踊跃地展示自己。除了一首强差人意外,其余无不是精品。其中那位笑容格外灿烂的女子,做了一首七言绝句《牡丹吟》令程老与莫先生赞叹不绝。
因为此次参与的人相对较少,不多时便轮到了苏琦。一袭葱绿衣衫的她,淡定自若地亮出自己手中的签——山茶。
莫先生一本正经地捻了捻花白胡子,摇头晃脑地吟道,“姑娘有何解?”
苏琦傲然而立,含笑的面容上流露出一丝倨傲,“方才那位姑娘的《牡丹吟》委实惊艳,若说让我作诗,唯恐不能与之比肩。所以只得另辟捷径。”
“我有一计——四步作诗,每步一句,唯有以如此方法,恐怕才能追上这位姑娘。”
“妙!”程老双目炯炯有神道。
“如此良辰美景,自然要以鲜花衬美人。”皇后说着,命人抬了数盆山茶花来。
恰好十盆,不多不少。白茶花清丽脱俗,红茶花富贵妩媚,更有其他色彩,交织出一幅艳丽夺目的画卷。
苏琦抬起穿着锦绣双色软底绣鞋的玉足,迈出了第一步。朱唇轻启,朗朗吟道,“料峭春光无淡然,淅沥春雨见山茶。”
如此一句开篇,状若平淡无奇。但程老和莫先生却是眼前一亮。平仄有序,韵脚吻合,未曾刻意地形成前后对仗,但字里行间却已显露出匪浅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