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顽童问道录 > 第十五章 金山法海

第十五章 金山法海(第1页)

    ♂浏♂览♂器♂搜索.{\一♂六♂八♂看♂书\}:可以快速找到你看的文

    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 .以圭表或者铜壶测得时辰,便于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播范围有限,在晚间声音才传的远一些,齐武帝时,为了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钟,改为早上敲钟报时,晚间击鼓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钟鼓声传播更远,除了钟鼓越做越大之外,还建了比较高的钟鼓楼,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撞钟,夜来击鼓。故而称作晨钟暮鼓。

    寺庙之钟鼓声除了报时之功效,还可以在举行法事时营造仪式之庄严气氛,更重要的还是以钟鼓特殊的声音,来唤醒尘世中迷途之人,警恶向善,迷途知返,早登觉案。

    佛寺中钟分大钟、殿钟、僧堂钟三种,大钟是悬挂在钟楼里的钟,用来号令全寺各堂口。最有名的大钟,无疑是苏州寒山寺的大钟。唐代世人张继《枫桥夜泊》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流传千古,以至于直到今天还有不少日本僧人在每年岁末元旦时前往寒山寺,聆听钟声。大钟悬在钟楼之内,一般钟楼都建设在佛殿之东面。

    殿钟置于佛殿中,平常住持早晚行香时叩击七下。僧堂钟则放在禅堂、斋堂、讲堂、法堂内,集众时击之,住持随众人入堂时鸣七下;斋饭下堂、放参、旦望巡堂、吃茶下堂时各三下;堂前念佛时,念一声轻击一下,有领众齐声的作用。

    鼓虽然不像钟那样气派、壮观、美感和富有传奇色彩,但鼓的应用比钟声更频繁。方丈上堂、小参、普说、入室,茶、斋之时、普请、换更均需击鼓。

    击鼓有很多名堂方丈上堂时击鼓三通,小参则击鼓一通,普说击鼓五下,入室击鼓三下,都应当缓击。报用茶的茶鼓长击一通,报用斋的斋鼓击三通,通知出坡的普请鼓长击一通,报时辰的更鼓早晚平击三通。

    唐代河南中岳嵩阳寺僧一行,因受到寺院撞击钟鼓声的启发,将钟鼓雏型化后装置到水运铜制浑天仪上,成为自动报时的仪器。

    据佛经记载,海边有一种动物叫蒲牢,它遇见鲸的时候,常常会害怕地发出一种像钟一样的叫声,因此人们就将蒲牢的形象铸在钟身上,把撞槌做成鱼形。由于蒲牢是遇见鲸才发出叫声的,所以寺钟里的大钟又叫做鲸钟,鲸钟与警钟同音,所以才有警醒世人之意。

    铸钟或闻钟声,有七大功德和利益一龙天拥护,护诸身体;二闻钟声,烦恼轻,长智慧,菩提增;三增福延寿,悉离苦海;四铸钟三施俱全,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铸钟一举尽得;五铸钟解冤,可以解冤释结,化敌为友,避免世间彼此的冤冤相报;六铸钟消灾,灾难来自于众生累世之冤业和杀业,铸钟解救众生之命,免除众生冤死横难,同时也就会消除自己的宿业;七慈悲心自然生起,功德无量,福田无量。

    一阵钟鼓之后,法会开始,一时法场寂静无声,一群百姓和一大帮官商富贾都眼巴巴望向法坛之上。

    法坛之上,端坐一人,眉目低垂,方面大耳,袈裟批身,宝相庄严。

    请法僧于大众中盘坐而起,上前七步,偏袒右肩,单膝着地,合掌恭敬,嗓门清亮,声震十里,郎朗发声“请法海法师开示妙法,演说启蒙愚笨众生,消愁解烦,诸恶不做,众善奉行!”

    法海法师仍旧眼睛似闭未闭,不紧不慢的轻轻咳嗽了一声,在场众人突觉耳脑中似电击般麻了一下,一时精神不觉一振。

    请法僧五体投地恭敬拜过法座之后,缓缓而起,双手合十,低头倒退入众,仍旧盘坐如前。

    “世间一切众生,若湿生若化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皆是因无始无明,轮转不休。欲除烦恼忧愁,惟独向善去恶一途。若不思善,万贯家财转眼即成粪土;若不去恶,就会招来烦恼疾病横祸。善因善果,恶因恶果,天理循环,因果不虚。”

    “若得人身,先学做人,若学做人,先明生意;何谓生意,不是做买卖,生意生意,人生之意义也。”

    “那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

    “人生意义有三一,学道也;二,修道也;三,传道也。”

    “学道者,学创造之道,学未知之道,学治生之道;修道者,修君子之道,修长寿之道,修健康之道,修离恶之道,修无上佛道;传道者,启蒙后学,披荆斩棘,指示路径,传授经验也。.”

    “明了人生之意义之后,再学做人,如何做人呢?”

    “有人心里会说,我就是人,还用刻意做吗?其实不然,佛说得人身甚难,手中抓一把土,得人身者如手中土,不得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甚难,做人更是不容易呀!”

    “譬如有人,形象如人,行为恶劣与畜生无异,得人身又如何,仍是畜类也!”

    “如果有的畜生很可爱很懂事,我们可能会说,这个畜生比人还懂事呀!这句话看似表扬畜生,实际乃是表扬人,都恨不得那个畜生变成人陪自己才好。”

    “我们还是回归正题,如何做人呢?”

    “做人不是看着有个人样子就行了,还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一般做人要符合十大标准。”

    “这十大标准是什么呢?”

    “标准之一,恭敬如来。如来就是天人师,恭敬如来就是恭敬老师。怎样才算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天地万物人畜鬼神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就看你能不能学到东西。世间的尊师就是这个道理,道家就称呼自己的老师叫师尊。”

    “有人说,畜生怎么能成为我们老师呢?比如见了老虎,老虎咬了你一口。这个老虎就是你的老师,它教你呀以后离它远一点,离它远一点它就不咬你。”

    “标准之二,赞叹如来。翻译成我们大众可以理解的意思,就是对我们的老师要多表扬多赞美。谁是我们的老师呢?前边已经说过了就不再重述了。”

    “比如我们遇到教书的老师,要多赞美,因为我们学到知识了,赞美一下老师天经地义啊!但是不要走向反面,本来这个老师因为你的赞美就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你不是讽刺就是挖苦人家是照本宣科,引起老师的烦恼,老师一烦恼教学可能就没有以前那么认真了。”

    “标准之三,供养如来。我们还是以老师为比喻,供养钱财,赞美一下都是供养,但是学生最珍贵的供养就是你学的好,成绩好。这比给老师拿钱送礼还珍贵,老师提起你的名字都很有面子。这就叫供养。”

    “标准之四,忏悔业障。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知错就改,犯了再改,直到永不再犯。业障我们可能不好理解,同样的错误错了一次再错一次这个就叫业障。不过你要认识到那个是错误才可以。”

    “标准之五,随喜功德。什么叫随喜功德呢?就是别人做了好事,你也学别人一样做好事,或者对别人做好事这种行为表示赞美,甚至到处宣传,这就是随喜功德。你看到别人做了好事,还说一些不适当的话,还说做好事的人是傻瓜。捡到钱了找失主还给人家,你说人家是傻瓜,这就叫不随喜功德。”

    “标准之六,请教佛理。有句话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们不明白的东西要请教老师,老师给我们一讲我们才能明白。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要请,二是要是珍贵的道理。请教别人要有一个请教的态度,问的内容要是如法的东西。比如说你想请教一下怎么捕捉一只小鸟,然后自己玩。这个就不如法,这样就是玩物丧志。同样是捕捉小鸟,动物学家为了研究一下,捕捉小鸟给它脚上装个东西,了解它的生活习性,这个就如法。”

    “标准之七,请佛住世。这是个什么道理呢?比如说老师不想干了,想下海去赚钱。学生就拦着,说老师您呀继续教书,你教的好呀,我们很爱上您的课,不要走,你走了我们该怎么办啊!不要走,一定不要走,让老师呢坚定做老师的信心。这是个比喻,跟请佛住世的道理差不多。”

    “标准之八,常随佛学。即心即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众生是佛,常随众生学。学什么,学与人为善的道理,学做人的道理,甚至学成老师教别人学。学到老,活到老;活到老,学到老。”

    “标准之九,恒顺众生。简单的说,就是别人要什么,就想办法给别人什么。借钱就给钱,借物就给物,借心就给心,借命就给命。”

    “经典上说,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者,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将别人的兄弟看做自己的兄弟,将别人的父母看做自己的父母,看有病之人好比自己生病,不嗔不怒,心平气和,众生平等看待,就是恒顺众生。.恒,就是一直,一直这样子,不改变自己的态度。”

    “标准之十,普皆回向。什么是普皆回向?自己有了功德功名,不要独自全占了,要给所有人分一点。好比自己中了状元,不要骄傲自满,要谦虚,不要说我自己聪明,所以就学的好,跟老师没关系。要对别人说,是自己父母不辞辛苦的,是先生的谆谆教诲,是恩师的器重栽培,是邻里大众的照顾,这个功劳呢,是大家的。”

    “这个回向呢,记在心里,嘴巴里讲出来都可以的。不要吝啬的嘴上都不愿意讲,也不要嘴上讲一个意思呢心里边是另外一个意思。心里边有意思呢羞于表达,表达出来呢要心口一致。普皆回向就是回向众生嘛!所有人都可以沾沾你的光。”

    “知道如何做人之后呢,我们再回头看看做人的意义,因为里边有一个概念还没有弄清楚。”

    “人生的意义在于学道、修道、传道,我们对什么是道要清楚,没搞清楚道是什么,人生的意义还是没弄清楚!”

    “那么,什么是道呢?”

    “有本古书叫《大学》,讲的是大学之道,第一段内容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你能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你能了解事物的根本与表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先后条理,这个不过是比较接近道罢了,还不是道。而且你要品德好,人缘好,知道什么是止,能够定下来,安静下来,能够深入的思考,想通了才能够悟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心墨无痕 新界名暧:祭先生你火了 豪门弃少 回到明朝当太子 不会有人觉得攻略黑莲花很难吧? 黄泉路81号 网恋弟弟不择手段求上位 千禧封杀我?开启直播爆火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