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挂帅
边关告急,枫国以三千兵马为先头部队,紧逼有来国边境成州,后方二十万大军由枫国大将施錾率领,一边操练,一边前行,也不急在一时。&29378;&20154;&23567;&35828;&32593;&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若是仓促间赶往成州,好让敌人以逸待劳,那自己二十万精兵也只好当庸兵了。
此次枫国精锐倾巢而出,势必要灭了有来国,统一大陆西方。进而再攻取东方,统一天下。
“永远不要低估你的敌人,否则你的头颅将会在敌人倒下前先被斩下。”这是施錾百战百胜的原因,就算敌人只是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统帅,也绝不低估,更何况对方是年少成名的将军兴槊,一挺八十八斤的霸王枪能在瞬间将敌人的兵刃打碎。施錾虽已是三十,正值壮年,那柄铁背长刀一直背在他的身上,就像他的老朋友。
施錾永远是一个走一步看三步的人,成州只有三万兵马,但援军只需半日便可到达,兴槊大可以高枕无忧,若是直面出击,攻城伤亡过大,届时敌军援军一到,自己就成了瓮中之鳖。
枫国大军在二十里外安营扎寨,也是享受着清闲的日子。
成州四处环水,三十米宽的护城河更让兴槊有恃无恐。
枫国大军远道而来,施錾带领三千兵马在一里外驻扎,每日引吭高歌,喝茶聊天。
而有来国也是高挂免战牌,一点也不着急。
双方都想以少胜多,皆有援军半日内便可到达,这个时候,拼的就是耐力。
兴槊的副将俞火就没那么好的耐心了,面对不焦不急的主帅,他的意见可是很大的:“元帅,城外枫**队整日叫喧,我军士气正日渐衰弱,若不及时出兵,我怕军心涣散啊。”
俞火深知兴槊的能耐,但与施錾正面抗衡还是第一次,在老将的心里,年轻人多多少少都有些靠不住。
因为他更知道施錾的手段,论智谋武功经验,兴槊是远远不足老谋深算的施錾的。
兴槊看了他一眼,低头笑道:“俞大哥多虑了,区区三千兵马掀不起多大浪头。”
俞火急得直跺脚:“就是因为才三千兵马,更因为主动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好正我军雄风。擒贼先擒王,若是此时打他个措手不及,施錾一灭,敌军群龙无首,便可撤退。”
兴槊当下也不答话,问道:“俞大哥,我军还有多少粮草?”
俞火见兴槊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反而还问自己,有些气愤:“一月有余。”
兴槊道:“后方陈水关还有多少凉草兵马?”
俞火道:“陈水关屯兵十万,嘉水关屯兵十万,两关皆够半年粮草。”
兴槊道:“兵马粮草若是到达,需要多少时日?”
俞火有些不耐烦了,问东问西的,就是没问到点子上,可人家毕竟是主帅,也不好直接反驳:“半日便可到达。”
兴槊自由散漫道:“那还担心什么,我手上三万兵马,哪怕敌军倾巢而出,我军守个半日不成问题。”
俞火道:“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兴槊道:“敌军还有多少粮草。”
俞火道:“这我哪知道啊。”他显然是被问的急了,连想都懒得想。
兴槊道:“敌军进军二十万,只带够一月粮草,如今一月之期将至,近期必有动静。枫国即使运送粮草,如此巨大的物资,我派三千铁骑去毁了便可。”
兴槊下令道:“俞大哥,向陈水关借兵三千,押韵粮草,我要跟他耗上一耗,让两关兵马整装待发,我要的是随时可以备战。”
俞火见不听,还想再耗下去,但军令不可违,当下领命,气冲冲的走了。
兴槊懒得解释,枫国二十万大军也可半日到达,若然贸然出军,失去了城墙的保护,死伤更多。这样耗着,等敌军粮草已尽,军心不稳,再乘势出击岂不是更好?
以逸待劳,敌不动我不动,才是对付施錾这头老狐狸最好的办法。这就是为什么兴槊把重兵压后,只留区区三万对抗敌军二十万的原因,就是要来个请君入瓮。
施錾既然只带三千兵马前行,这三千兵难道还想突袭拿下整个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