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场比赛是一场56公斤级的小级别较量,散打队的队长徐开达这时对准备上场的运动员小高说道:“小高,好好发挥,把我教你的技术都发挥出来哦!”
小高是今年新入队的队员和队长徐开达是同乡,因此作为散打队队长的徐开达平日里都对小高这位小师弟十分的照顾,教给他很多自己总结的实战经验和打法。
小高戴上了红色拳套登上了擂台,而另一边副队长吴岳拍了拍旁边一位年轻人地肩膀说道:“小宋,该你上场了,不要让我失望哦。这次我要让队长见识一下我兄弟的厉害。加油上吧!”那个叫做小宋的青年,随即也登上了擂台。
小宋一上来就采取游走的战术,移动十分的敏捷,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攻守有度。而小高则是重拳重腿的猛攻,不过打击的有效性和拳头的落点不是很准,浪费了很多体力。小宋的躲闪与摇避也是十分的有效,多次躲过了小高的重击。
一分半钟后,小高渐渐地露出了疲态,攻击频率大大降低,就在他准备用高扫腿上小宋的头时,被小宋看准时机,一把抓住小宋的小腿,一个涮摔就把他重重地摔到了擂台的垫子之上。
待小宋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小高开始变换起自己的攻击节奏。用两拳加低扫腿的组合强势向小宋冲过去进攻。
小宋被小高轮番的狂暴进攻紧紧压制在防御状态下。二十秒后小高一记重拳击到了小宋的鼻子。小宋只觉得自己鼻子一酸,鼻血四溅而出,小高又追上补了两记勾拳打在小宋的下巴上。
负责担任裁判的副教练周国涛见小宋渐渐地失去的继续战斗的能力,在询问了小宋自己的意见之后终止了这次比赛,小高TKO获胜。
副队长吴岳懊恼的在台下摇了摇头,暗道‘这个不争气的小宋啊,平时训练的时候十分积极和用功,就是打法太过于单一,一味只知道猛冲。’低头暗叹了一口气,吴岳向另一边的徐开达瞟了一眼,眼神里充满了嫉妒与怨恨。
省队总教练于万海这时从训练场外走了进来,先是看了擂台一眼,又朝李凌宇三人这个方向看了一眼。从徐开达手里面要过对抗名单说道:“下一场65公斤李凌宇对战杜兴武。”
徐开达听后眼里闪过一丝异芒,这个杜兴武的实力他是知道的,在目前65公斤里面综合实力也是排在前三的。
杜兴武来自南方小镇,自幼练习祖辈流传下来的南拳,其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
杜兴武在练拳时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的灵活多变,南拳的上肢动作绵密迅疾,极富变化,有时下肢不动,拳掌可连续击出数次,力求快速密集,以快取胜。
在发力时,南拳大多要呼喝作声,吐气催力,以增大爆发力。南方人四肢较短,所以讲究贴身靠打,多出短拳,充分发挥"一寸短,一寸险"的优势。
南拳的总体风格是步稳、拳刚、势烈,少跳跃、多短拳,以声、气修力。威猛迅疾,灵巧绵密,刚柔相济,上肢及手型尤富于变化。它不像少林拳那样雄浑朴茂,舒展大方,但其刚烈之气,威猛之势,却自成气象。
这时徐开达也会意过来,估计于教练是想用杜兴武来试试李凌宇的底子,看他的武术根基是否扎实。
杜兴武从一旁走上了擂台,赵天铭紧盯着杜兴武一会后,凑到李凌宇耳边小声的对他说道:“凌宇,你这个对手下盘颇稳,肌肉发达,力量不容小觑,上去之后不要与其硬拼啊,多注意对方防守的漏洞,找准时机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