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煦趁着夜色连夜带着骑兵往回赶,这就全凭着对附近实在是太熟悉了,谁让这是李煦的地盘呢。
经过了一夜不休息的奔波,李煦提前赶回了新京,然后草草的收拾一番后,命令部队直接弃城而走。
第二天一大早,杨义臣带兵到了新京城下,可是发现城门大开,杨义臣让少量的军士进去以探虚实,军士直接汇报,“将军城里空无一人。”
杨义臣这才明白了明部早有准备直接弃城逃跑了,杨义臣没有办法只好直接派出探子直接飞马报与杨广。
李煦带着明部的留守骑兵经过一路奔波终于与大部队汇合到了一起,李煦没有耽搁命令明部族群继续向着深山转移。
李煦又集结了骑兵十万之众,然后掩藏在了辽东城附近。
杨广在知道李煦居然跑了之后,并没有放在心上,李煦的实力还是太过于弱小,所以杨广其实并没有很重视。
杨广直接下令大军开拔兵发辽东城,新朝军队一战而下辽东城后,高句丽王高远直接开始誓死抵抗,然后新朝与高句丽大战爆发。
新朝建桥与鸭绿江强行渡河,此战因为桥距离对岸还差了数米,新朝就直接与高句丽兵交战,经过大战新朝大军大败。
新朝左屯卫大将军麦铁仗与虎贲朗将钱世雄、孟叉等都死于这场战役,新朝不得已开始将剩下的桥梁直接建造完毕,然后顺利渡河。
此时新朝内部由于杨广的急功近利横征暴敛,已经有农民开始了起义,只不过规模不大,但是有的地方居然打起了李煦部众的名号。
王薄、窦建德是这一批起义军中最有名号的,一时之间声势浩大。
杨广在加强了桥梁后终于击败了高句丽,然后渡过了鸭绿江,但是这场仗其实新朝的百战老军们打的极其的憋屈。
按理说新朝的强大李煦是真的领教过了,可是新朝的军队对上高句丽军仿佛优势一夜之间就崩塌了。
在出征以前杨广就曾命令,所有大军分发三路进攻,但是不得轻敌冒进,要是有高句丽人投降,那就立即停止进攻。
所有这一路的攻打高句丽,高句丽的军队降了复叛,叛了又降,弄的新朝的军队疲于奔波,最后纷纷开始溃败。
新朝的军队士气已经降到了最低,但是杨广始终没有收回命令,就这样的情况一而再的上演。
新朝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新朝水军,进入高句丽内陆登陆作战,四万多人的新朝军队,被高句丽的军队围困大败,死伤无数。
宇文化及率领的大军三十多万之人同样被高句丽军打的大败,其中新朝大将军邢世雄战死。
杨广最后看到没有了形势大好直接下令撤军,可是为时已晚,新朝之军早就十不存一,最终凄凄惨惨的回来不到十万人,百万大军一个月毁于高句丽。
李煦这一个月以来每天除了让骑兵训练,就是等着新朝军队的消息,直到探马回来说道:“首领,杨广好像退兵了。”
李煦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消息,虽然早就直到新朝会失败,可是如此之多的汉人损伤,其实李煦心里也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