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第2页)
李煦看着阿多吉说道:“阿多吉,最近高句丽那面有没有什么情况?”
阿多吉正在打着瞌睡,因为阿多吉实在是对于政务不感兴趣,可是现在的高句丽国最高长官正是阿多吉,所以阿多吉没有逃过这一劫,被抓来参加会议了。
高句丽国现在正式的被李煦改名为了棒棒省,虽然大多数的朝臣都拒绝这个名字,但是李煦偏要一意孤行,这是李煦为数不多的爱好。
最后朝臣们说不过李煦只好同意了这个特别难听的名字,李煦只是私底下偷笑了好久,这种快乐别人是不理解的。
虽然实际上高句丽国与棒棒们没有关系,但是李煦就是这样做了,以后在出现的人们估计只能是成为棒棒人了,这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一开始的棒棒人们也是不接受这个称呼的,可是随着李煦的高压政策最后都屈服了,李煦直接从中原弄了几十个老学究花了大价钱让他们对于棒棒施行教化。
准备用上俩代人来彻底的让棒棒们认同华夏的儒家文化,李煦觉得华夏的儒家文化很厉害,最厉害的就是里面的仁义。
这种事情李煦想干很久了,在现代的时候幻想过无数次,没有想到穿越后居然就实现了,实在是妙不可言。
阿多吉’小心翼翼的瞅了一眼李煦,发现李煦没有在意自己的动作,然后慢悠悠的说道:“启禀陛下,棒棒省的教化之功初见陈设,好多的棒棒人都欣喜若狂。”
“对于陛下让他们学习儒家文化纷纷感恩戴德,让臣好生惊喜,实在是太好了,陛下的计策实在是秒啊,臣觉得这世界上在没有比陛下更加厉害的人了。”
李煦听了阿多吉的话有些脸红,实在没有办法不脸红,本来李煦只是为了恶心那里的人,没有想到居然做对了。
看来网上的话也不是一无是处,李煦觉得有可能现代的网友们是对的,只要广大的穿越者同胞们努力,估计以后平行时空宇宙都会说起华夏话。
这可是比起在地球上厉害多了,不过现在地球上说华夏话貌似已经成了一种趋势,李煦在穿越以前有好多的万邦之人都已经在学习了。
虽然英语这种语言还是国际主流,但是华夏话毫无疑问已经占据了第二位,李煦觉得华夏复兴在即,不论是华夏的国力增加还是文化复兴都是肉眼可见。
只是可惜的是李煦自己看不到了,只能努努力,让这个时空的人们多多说些华夏话了。
李煦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继续问道:“诸位,国家的兴盛其实在于少年吗,在于教育,虽然百姓的税收占了很大的比重,可是民不开智,不知礼,对于国家无益。”
“所以朕决定大力的施行教育,让所有的明国之人都能读书,都能收到教育,哪怕是做一辈子这种事情,朕不后悔。”
众人听了李煦的话都有些发愣,虽然教书育人是好事,可是这估计开支会非常的庞大,所以有朝臣直接谏言到:“陛下,这教育是好事,可是中原现在战乱不休,咱们不是更应敢厉兵株马防备中原与”突厥吗?”
李煦知道这个朝臣说的是对的,但是教育必须要做,不做不行,只要教育强大那么国家肯定就会强大。
李煦觉得这个是有例子进行参考的,李煦记得前世时候的德意志好像就是这么干的,要紧了牙齿一直办教育,最好成了一个世界第一强国。
只不过德意志是命不好,地盘实在是太小,连李煦都不如,李煦觉得自己直接仿照着德意志进行施行教育,总是不错的。
李煦直接说道:“教育不只是现在的事情,也是将来的事情,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现在就应该开始施行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死了之后会有我儿子接着办教育,儿子死了有孙子,就像是愚公移山一样,一定要让所有的明国之人都读书,包括贫困的百姓们。”
“因为我觉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突厥,
则国胜于突厥,少年雄于宇内,则国雄于宇内。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明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明国少年,与国无疆!”
李煦直接就顺口说出了这份梁启超的文章,这个文章实在是太出名了,李煦在上学的时候背过,一直记忆深刻。
李煦刚学这个文章的时候只是觉得厉害,不错挺牛逼的,直到长大以后莫名的觉得这个文章岂止是不错而已。
‘这是国人的希望,只要少年们能真的按照这个愿望去做,那么华夏的少年们以后肯定会将华夏带的更加的强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