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在古玩摊位上逛得多了,宁飞越是多这些摊主的忽悠能力越发钦佩,死的都能让他们说成活的,男的可以让他们说成女的。
“哎!都是些工艺品啊!看来想捡漏赚一千万有点不切实际呐。”
几十个摊位逛下来,宁飞的眉头都皱成川字了,发财不发财他倒是无所谓,可那一千万他必须得想办法弄到的,不然他连自己的老婆都守不住了。
离开上一个摊位,宁飞才刚蹲下来,这个摊位上的物件又让他心里一阵冰凉,这个摊主售卖的都是一些文房四宝。
如果只从做工上来说的话,这些毛笔砚台确实挺精致的,不像之前摊主上的哪些,只能算是粗糙的工艺品。
宁飞蹲下之前,已经有一个六十左右的老人家,蹲在地上研究这些砚台了。
虽然宁飞对这个摊位上的物件很失望,因为里面没有一件是自己可以捡漏的古董,但是这些物件确实是好东西,每一方砚台做工都非常精致,特别是哪些毛笔,都是正中狼毫笔。
宁飞就蹲在老人边上,看这老人是怎么鉴别一方砚台的好坏。
老人戴着一副老花镜,仔细的端详着手中的砚台,那种专注的神情,只有真正爱好这一行的人才会有。
看着老人如同拿着一件稀世之宝一样,动作特别的温柔,嘴角不时还露出赞赏之色,可等他把所有的砚台都看了一遍后,并没有露出想要购买的欲望。
“老先生、有没有看上眼的?我这些砚台都出自名家之手。”
“这个砚台呢?这个砚台什么价?”
老人说着指向了一个蝉翼行的砚台,这种造型的砚台宁飞还是知道的,唐朝时期比较盛行,唐朝时期的砚台有凤池、凤足、宝莲头、龟行、钟形、斧形等等。
虽然从视觉上各有差异,但是它们在个性中存在一个基本共性,即大多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前窄后宽、前倾后斜、堂池不分、简朴端庄、形似汉字之“风”字,故古人称其为风字砚。
摊主见老人家有目标后,连忙夸奖道:“老先生好眼力,这是一方唐朝古砚,我就算你三十万吧。”
“三十万?”老先生皱着眉头起身就离开了,看他那急匆匆的样子,似乎生怕摊主强卖给他一样。
摊主这下是急了,一开价就把人给吓跑了,连忙大喊起来:“哎!你可以还价啊?三十万只是我的叫价。”
等老人离开后,宁飞才佯装好奇的挑选起来。
老先生跑了、摊主又把目光锁定了宁飞:“这位小哥有没有看上眼的?我这些砚台各个时期的都有,刚才那个老先生你瞧见没?一看他就是一个行家,若不是因为没那么多钱,他一定把这个唐朝时期的蝉翼砚台买走了。”
摊主开始搭话、宁飞也不挑看了,抬头对摊主说道:“你就别跟我说这些行外话了,你的砚台确实是好东西,但是不值三十万的高价,因为它不是唐朝时期的,不然那个老先生怎么会价都不还就走了呢?
你这些砚台做工确实精致,但是年份不够久远,我估计成型到现在最多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应该是民国时期防制的。
你用这个忽悠哪些游客还行,忽悠我们这些圈内人就不必了。”
被宁飞挑破后,摊主讪讪笑道:“没想到小哥也是内行人呐,如果小哥看上了这方砚台,我就给个实价,你看三万行么?”
以这个砚台的做工来说,如果是新品的话,要价几千还是有人会购买的,在加上接近百年的时间,也算是一件老物件了,如果被喜好砚台的玩家见到,这三万块钱也确实不算高,是一个实诚价。
“二万五千、我最多只能出二万五千,如果老板愿意的话,这方砚台我就要了。”
摊主衡量片刻之后,咬咬牙点点头说道:“二万五千就两万五千,我就当交小哥这个朋友了,你是现金还是微信、支付宝支付?”
别看摊主一脸不舍的样子,其实他心里早乐开花了,这些砚台都是他去农村找哪些老手艺人收来的,就拿宁飞看上的这个砚台,他才花了几十块钱,转手就卖了二万五千的高价,这利润得有上万倍了。
一说到钱的事情,宁飞马上掏出他那台老爷机拨打电话。
“老板你稍等一会,我朋友也在古玩街逛,他现在就送钱过来了。”
“没事没事,我晚上才收摊,不急、不急……”摊主笑眯眯的摆摆手说道,这个时候他可不好催宁飞的,把别人催急了不卖了怎么办。
“宁飞、你这是淘到什么好物件了?让我急着送钱给你?”李勇骂骂咧咧的走了过来,好奇的看着宁飞。
“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喏、就是我手上这个砚台,民国时期仿制唐朝时期的砚台。”
李勇皱着眉头看着宁飞手上的砚台,他以前去荣方斋找宁飞的时候,多少也从刘老那学到一些古玩知识,这民国时期仿制的唐朝的砚台没多少价值,他担心宁飞花高价买到一个不值钱的东西。
“这个砚台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