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下旨,下月初一立储。”
白帝终于要立储君了吗?
自白帝登基已有二十个年头,最小的十二皇子也已经五岁,却始终未立太子,朝中大臣多次上书恳请白帝立储,但白帝总以“天下还未平定,四帝无首,岂有时间思虑太子之事”为由,回绝了大臣们的奏疏。
其实,但凡离皇权中心稍近一点的人都知道,白帝是在等,等着他心中的太子长大。
白帝名溯,在先帝的皇子中排行老七,因为是庶出,母妃又不得宠,因此从未有人注意过他,朝中更没有人支持他。但白溯从小野心勃勃,他认为白玄苍朱四帝中必须有一人领导其他三帝,而白帝就应该是这个领导者——天地的主宰。
可是他的想法与先帝背道而驰,先帝主张仁义治国,与其他三位帝王应该和平共处,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当先帝知道白溯有这样的想法时,把本就无缘太子之位的白溯彻底从储君名单中删除了,仅仅封他当了个素心王,封地江南。
“素心王,哼,还真是可笑,本王的心素不了,也不想一辈子这样碌碌无为,这天下终将是属于强者的天下!”当时还是七皇子的白溯并没有放弃,他认为宫里的皇子们都不具备帝王资质,他们都是鼠目寸光的无能之辈。
就在白溯一身抱负,无法施展之际,他遇到了夺嫡之争中最重要的两个人,还未成为江南首富的崔明礼以及当时镇南大将军梅商的千金梅落雪。
如果一个人注定将来要做大事,那么就算是出生于白屋寒门,老天爷也会让他稳操必胜之券,百战百捷,而这人就是今天的白帝,当年的素心王白溯。
崔明礼和梅落雪就像是老天派来的使者,帮助白溯连连胜利,一举走上帝位。
当时的崔明礼不过是江南乡间一个不知名的秀才,但他可以算的上是江南最聪明的人。
之所以能被称为最聪明的人,当然是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三岁识千字,五岁能吟诗作赋,十来岁便参加科举考试,崔明礼就是这样的人。
不过,他没有按照天才一贯的成名道路发展,考中状元,上朝为官。现实是,他只是一个乡秀才。
因为崔明礼家实在太穷了,上有七十太婆,下有七岁幺弟,作为老大的他,从小跟在父亲后面,在私塾里扫扫落叶,晒晒旧书之类的打打零工,可以说他穷的没上过学,也可以说他从小就是在书堆里长大的。
即使如此,崔明礼还是穷,他凑够了钱去报考乡试,却没钱去城里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谁让天不眷顾,就在考试前几天的一个雨夜,崔老爹修补家中屋顶时,不小心脚踩空,从茅草屋顶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家里的钱都拿来给父亲看病了,崔明礼也不能说什么,毕竟父亲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一切都得靠他。
没钱去城里的崔明礼代替了养伤的父亲,在私塾做苦力,砍柴、烧水、洗衣服、晒书,甚至是倒夜壶,他都勤勤恳恳地干,他憋着一股气,他要赚足够的钱,他要去城里,他要考上状元,入朝为官,出人头地,让那些远不如自己聪明不如自己努力,只是因为家境好就能看不起他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直到有一天,私塾的主人柳老先生告诉他有重要的客人要来,让他别在书院里晃荡,就在后厨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