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再次叹了口气,说:“他原来的店面倒是有产权的,但是面积太小,才几个平方,没有合适的门面房给他,上次谈判,人家说了,只能补偿一部分现金给他,要是想继续开店,就得支付租金。可是,他哪来的钱?”
是啊,一个老街的修鞋匠,辛苦赚来的钱,哪里够租一个繁华商业区的店铺呢?
“其实,我也不是非要一个店铺,只要在哪个角落里,给我一点点的地方,哪怕是三五个平米,我也知足。我这人,这辈子不会别的,就会一点小手艺,我也愿意用我的这点小手艺给大家服务。如果让我闲下来,我实在是,闲不住。”
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声音,正是修鞋匠宋广义,他用一个毛巾擦着脸上的汗水,又擦了擦手,然后才微笑着,对沈舟伸出了手。
“看来,你是和小越过来搞调查的,谢谢你们呀,石桥村的事,让你们都费心了。”
这是一个很憨厚的人,沈舟记得备忘录里写的是47岁,但看起来,他满头花白的头发,像是有五十几岁了。
沈舟跟他握了手,也笑道:“您太客气了,刚才听宋叔说,您好人好事做了好几箩筐,又是咱们的好市民,我们都应该感谢您,向您学习才对。”
对于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沈舟一向都充满了敬意。
“嗨,啥好人好事,那不都是应该做的么,没啥,没啥。”
宋广义憨厚的笑了起来,又伸手揉了揉张越的脑袋,“你这小丫头片子,还算有良心,知道来看看我们这些老家伙,对了,你大学毕业了吧,你跟你妈怎么样了?”
张越笑道:“宋叔,我大学毕业了,这不是已经上班了么,我跟我妈住的远,跟王婶家住在一个小区。我也是打听了好几天,才知道你们都住在这儿,今天不忙,所以过来看看。”
两人寒暄了几句,显得很是熟络,沈舟想了想,问道:“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宋叔,如果商业区建成了,那么也是一个高档消费的场所,您的修鞋铺,似乎没什么存在的价值,而且通常来讲,能去那种地方消费的,也不会去修鞋……他们根本不会等到鞋子穿坏,就已经换新的了。”
宋广义无奈一笑,说道:“是啊,我都明白,但是,我有时候也在想,现在的人都有钱了,物质生活都好了,衣服,鞋子,一年要买好多,坏了就会扔掉,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修鞋的人越来越少。可是,当我们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难道真的就要丢掉朴素的精神,大手大脚的花钱,完全忘记了过去我们国家穷的时候,人们的日子都是怎么过的吗?”
他似乎有些感慨起来,继续说道:“我们小时候,日子穷,孩子多,一双鞋都要大的穿过了给小的,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可那时候大家都有精神,有奔头,一心想着怎么样能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现在,这个目标似乎已经实现了,于是人们就忘了当初的苦日子,铺张浪费,随意挥霍,我觉得,这样不好。”
“所以,我就想继续开我的修鞋铺,不管它是什么高档商业区,哪怕没有生意,我也要开,我就是想要让人们不要忘记,衣服坏了可以缝补,鞋子坏了可以修,苦日子是过去了,但好日子要是过久了,也不能忘了苦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否则,人就会忘本。忘了本心的人,就容易变坏啊。”
他的话很朴实,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听在沈舟耳中,却是感慨万分。
半点没错。
他心心念念想开的修鞋铺,并不是为了自己赚钱,而是想要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了过去的苦日子,要珍惜现在的好生活。
这时候,有人拎着一双鞋过来,在修鞋铺门口喊了起来。
“老宋,鞋跟掉啦。”
宋广义回头应声:“好嘞好嘞,这就来。”
他对沈舟和张越笑了笑,说:“你们看,还是有人要修鞋的。这有些事啊,不是没顾客,就是没人做。就像我们小时候吃的小药片,便宜又管用,现在呢?各种花哨的包装,换着样的涨价,效果反而不好了。唉,钱这东西的确是好,但是,容易让人掉进去,出不来喽。”
他跛着脚,一拐一拐的去了。
望着他的背影,沈舟无声叹了口气,问道:“他的脚是怎么跛的?”
张越说:“几年前,因为抓小偷,被人报复,打断了。当时市里领导还亲自来看望过他,叮嘱一定要照顾好他的生活,可是现在,他连个存放奖状的地方都没了。”
沈舟抿着嘴,点了点头,半晌没有言语。
过了一会,一旁的杨林才打破沉默,笑着说:“中午了,你们来一趟不容易,今天我请客,咱们出去吃点饭。”
张越摇了摇头,笑道:“不用了杨叔,你忙你的,我早有准备了。”
“准备,啥准备?”
“我准备带他,去吃一碗,他从来没吃过的馄饨。”
张越看着沈舟,对他神秘地眨了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