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与刘伯温来到太守府,太守看到刘协没死,眼神十分复杂。恐惧、惊讶、高兴,这些神情在太守脸上一一闪过,恐惧是怕刘协降罪,惊讶是没想到刘协会活着,,高兴是自己没有铸成大错,良心上还算过得去。
太守走到刘协跟前,拱手拜道:“不知大王深夜驾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刘协道:“太守不必多礼,本王来此自有要事。”
“大王若有事情叫手下人传个话就好,何劳大王亲临。”
刘协笑道:“难道我们就在这里谈吗?”
太守急忙道:“下官考虑不周,请大王移驾到下官书房。”
太守在前面带路,左拐右拐来到了太守的书房。
“大王请坐。”说着让下人给刘协和刘伯温倒茶。
刘协道:“本王只想和太守一个人谈话。”
太守会意,挥了挥手,道:“你们都下去吧。”
下人都出去后,太守主动道:“不知大王有何吩咐?”
刘协笑道:“今夜太守可听到太守府外有什么动静吗?”
太守呼吸有些急促,道:“下官……下官睡得沉,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协道:“太守啊,今夜本王遭遇刺客,若非手下将士拼死掩护,本王可就性命不保啦。”
太守装作十分震惊,起身拱手道:“什么!?哪里的刺客如此大胆,下官这就派人去捉拿刺客。”
太守说完就准备出去,刘协阻止道:“不必了,刺客已被本王解决了,而且还抓到了两个活口。”
太守听到有两个被活捉了,倒吸一口凉气,随即反应过来,道:“是下官多虑了,大王洪福齐天,麾下将士骁勇善战,区区刺客又怎会伤到大王,不知大王知不知道是哪里的刺客?”
“大概知道了。”说这句话的时候意味深长地看着太守,看的太守冷汗直流,不禁打了个寒颤。
刘协接着说道:“今晚的刺客大概有两百多人,一下子冒出这么多的刺客,不知这城防是谁布置的,刺客进来的很容易嘛?”
刘协又问道:“不知这今夜南城门的守军去哪了?这城门没人看守,若有贼寇到来,百姓岂不遭殃。”
太守头顶开始冒汗,紧张地答道:“周围会有贼寇在晚上袭扰,下官派他们到周边巡逻。”
刘协笑道:“太守莫要紧张,本王把今夜遇刺的经过给太守说一遍。”
刘协将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布置,又怎样怎样的算计都说了出来。
太守听后,瞪大了眼睛看着刘协和刘伯温,一脸的不可思议,心想:“这真的是七岁孩子干出来的事情吗?”
刘协喝了一口茶,开门见山道:“本王生长在皇宫,看惯了宫斗,即便出门在外,也有不少人要至本王于死地,希望太守莫要做别人的手中刀。”
顿了顿道:“今夜遇刺,不见孟津守军来援,太守是否以为本王若死,就随便找个死刑犯来冒充刺客,这样不会得罪在背后唆使太守之人,太守定多被罢官,而得到的财富足够活一辈子的。若本王没死,自然是再好不过,这样谁都不会得罪,良心也安。”
这些话,也是在来太守府的路上刘伯温教的,刘协随机应变,加了一些自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