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是这么想的,如果那位高人是忠于汉室,那自然再好不过。若是个有野心的人,那就是给大汉一个强敌。
无论如何王允都要赌这一把。
何进听王允说要让刘协担任并州刺史,立刻出列反对。
“司徒此言差矣,陈留王的确立了大功,但一州刺史掌管着一州百姓。可不是能打仗就能治理好地方。”
随即转头对着灵帝道:“陛下,朝中有许多人能担任一州刺史,陛下可派一官员接任。陈留王尚且年幼,恐难担此大任。望陛下三思啊。”
灵帝见何进反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时王允道:“陛下,并州地处边境,并州刺史不仅要能治理地方,更要能保境安民。陈留王虽然年幼,但击破匈奴后并州百姓定然希望陈留王留在并州。所谓人心所向,而且并州其他官员并无太大调用。治理地方自然没问题。陈留王能带领并州大军击退匈奴,大汉又有几人?”
灵帝以为何进站出来反对,那王允就会退缩,没想到还和何进杠上了。
灵帝道:“两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但不知大将军有何合适的人选?”
灵帝一下子就把话转到何进身上。
何进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一时语塞。
思索了半天,把责任推给王允,道:“陛下,臣是大将军,主要管军事,这治理地方的事情还是王司徒比较清楚。”
王允不屑地看着何进,道:“大将军,下官认为朝中也没什么合适的人选,以下官的经验来看,只有陈留王一人合适。既然大将军只管军事,那这任命并州刺史的事情就不要多言了。”
何进惊怒地看着王允。没想到平时默不作声的王司徒今天居然话语这么激烈,这是完全要把自己得罪死。
就算何进现在想找王允的麻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刘协在并州肯定不回来了,再加上行刺一事,何进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嚣张。
何进憋着一肚子火气,面色依然平静,但心里早就把王允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
对着王允道:“既然王司徒对治理地方有经验,那下官就听王司徒的。”
转头对着灵帝道:“陛下,臣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望陛下慧眼,能任用贤能。”
灵帝看着王允,等待最终确认。
“王司徒真认为皇儿能做好一州刺史吗?”
王允道:“回陛下,除陈留王之外再无人能胜任。”
灵帝也不能当场就下旨,道:“那好,司徒爱卿的建议朕会考虑的。众位爱卿若无其他事情,退朝。”
张让走上前一步,用太监的公鸭嗓大喊道:“退朝!”
众位大臣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灵帝走后,众大臣也纷纷离去。这次朝会时间不长,却发生了不少事情,许多人现在也没能接受。
王允带着几位忠汉的大臣没有回去,准备私下里找灵帝谈刘协的任职。
何进脸黑着回到了府中。几个何进的手下在他面前听着何进在发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