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儿子是长子,现在刘协又不在皇宫,这皇位非刘辩莫属。
王美人和何皇后的心理反差差不多,只不过何皇后高兴,王美人伤心。
现在皇位是刘辩的,自己的儿子刘协是刘辩的臣子,王美人自然不高兴,甚至有些危机感。
何皇后走上前去,安慰刘辩道:“孩儿莫哭,人死不能复生,让你父皇好好安息吧。”
王允见刘辩、何皇后还有众大臣都在,便道:“启禀弘农王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驾崩,殿下当立即登基。”
众大臣也都让刘辩登基。张让见此,也在刘辩身边说道:“殿下,大汉遭此大变,还需要殿下来主持大局。”
何皇后也希望自己的儿子立刻登基,但作为刘辩的母亲,她不能支持,道:“诸位大臣,吾儿年幼,岂能担此大任?当务之急不是如何让吾儿登基,而是如何处理陛下和大将军的葬礼。”
何进的死,何皇后虽然伤心,但喜大于悲,说何进的时候显然没有过于伤心。
王允见何皇后这么说,知道她这是以退为进,但王允还是要刘辩立刻登基,然后再主持大局。
“皇后,若让百姓知道这段时间没有皇帝,那百姓会出现恐慌,更是让那些不臣之人有机可乘。”
何皇后是想以退为进,来突出刘辩的谦逊品质。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道:“若如此就依各位大臣所言。”
刘辩也许因为灵帝的死给了他很大的冲击,突然变得不胆小怕事。
“诸位爱卿,父皇驾崩,大将军逝世,本王应当先为此举行国葬。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本王当先登基为帝,再查明真相。”
众大臣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即日,刘辩登基。登基仪式没有多么繁华,就是在早朝的时候走个过场。
就连龙袍都没来得及做,现在刘辩还穿着弘农王的衣服。
本来王允还想劝刘辩等龙袍做好再登基,但刘辩不这么认为。
“司徒爱卿,国家大事难道还比不过一件衣服吗?”
王允欣慰一笑,道:“陛下圣明,是老臣考虑不周。”
刘辩坐在龙椅上,环视众臣。
“诸位爱卿,昨日先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死于刺客之手。朕要查明真相,给众位大臣和天下百姓一个说法。”
这时张让在边上说道:“陛下,陈留王刘协远在并州,可下道圣旨,让陈留王来奔丧。现在万年公主下落不明,估计也被刺客所擒。”
刘辩点头道:“皇弟虽在并州,但父皇驾崩,不来奔丧也说不过去。至于皇姐,若真落在刺客手上,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啊。”
昨天大家都没在意少了个万年,直到一切事情都安排妥当了,才发现万年公主不见了。
张让也奇怪,手下人他也都挨个问过了,整个过程没有人看到过万年公主。
现在张让心里就是不能放心,总觉得万年公主找不到就一定会出岔子。
没有人知道万年公主已经出城了,而且还在去并州的路上。
刘辩这时面对的都是愿意臣服自己的人,所有说话有威严。若是在董卓曹操等人面前,那刘辩可就没有什么话语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