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言重了,咱家是希望每个百姓都不出问题,这才过来坐镇,但也是仰仗陛下的龙威啊。”
李儒在旁边见董卓没出什么差错,便放下心来。
这时,潼关里面有个人骑马冲了出来,到董卓面前立刻下马。
那守将以为是自己的部下,便呵斥道:“大胆,竟然如此没有规矩,给我拉下去打二十军棍。”
那人没有理潼关的守将,直接走到董卓面前,递给了董卓一封信。
“刺史大人,这是陛下让小人交给您的。”
董卓很奇怪为什么这个刚刚登基的皇帝给自己写信。
也许是因为做贼心虚的心理,董卓认为是事情败露了,刘辩才写信给他。
李儒也皱着眉头,低头思量了一番,认为整个计划没出什么问题,除非是贾诩通风报信,可这时间又对不上。
贾诩去洛阳报信,刘辩又给董卓送信,来回最起码要花三天。
董卓让那个送信的人别走,现在他看到了董卓在潼关下,如果是事情败露,那就不能让这个人回去了。
如果他回去,洛阳有了准备,董卓就死无葬生之地。
拆开信封,董卓看了看内容,面色瞬间凝固。
李儒将董卓的表情变化看在眼里,心里也是咯噔咯噔的。
董卓道:“哦,陛下要举行先帝的葬礼,命各路诸侯前往洛阳参加葬礼。”
李儒这才放下心来,并且暗自窃喜,“现在计划更名正言顺了一些,其他诸侯肯定也会到,主公到时候故意给那些诸侯添麻烦,那把握朝政更是指日可待。”
董卓也不知道是福是祸,便望着李儒。
李儒道:“既然陛下有旨,主公当亲自护送流民,到达洛阳后将流民之事上奏陛下,让陛下来处理。”
董卓明白这是李儒让他趁这个机会进入洛阳,也可以带一些护送自己的兵马。
便立刻向潼关守将辞行,道:“将军,咱家要即可前往洛阳,这就告辞。”
那守将也不敢留董卓,便拱手道:“末将派兵护送刺史大人。”
董卓笑道:“这么多兵马,还不够护送我的吗?将军也是责任重大,不敢劳烦将军。”
董卓也不想多待,说完就立刻上马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