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都称呼刘协为‘大王’,玄翦觉得不合适,就改成‘殿下’。)
岳飞成了将军,这件事情震惊整个并州。原本岳飞只是个小兵,突然破格提拔,让并州文武十分意外。
“这岳飞是什么人?殿下居然会提拔他?”
“听说是殿下府上的一个侍卫,不知道怎么会成了平东将军,这官职可比原来的吕布高多了。这可是一方统帅啊。”
这些天晋阳城内都是谈论岳飞的,也有说岳飞是刘协的亲戚什么的,还有说刘协收了钱才封的将军。
这些话刘协根本不在意,嘴长在人家身上,还能把他堵住不成。用岳飞到底是不是个错误,只能日后在战场上告诉这些人。
刘伯温是文官之首,现在吕布不在了,武官里也没个代表。刘协就是怕丁原的老部下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利,这才提拔岳飞。这样文武两方都是自己的心腹,刘协做事才放心。
其实刘协也考虑过提拔李靖,但是破格提拔会引起将士们的不服。要想让将士服气,只有拳头硬。以岳飞的武艺在并州军中几乎没有对手,只有冉闵才能战胜他。李靖的武力值太低,所以刘协才用的岳飞。
可是一个军团只有元帅可不行,得配个副将和参军,还得有其他能征善战的将军辅佐。刘协想到刚刚爆表出来的杨再兴就在雁门杨家,可以放到岳飞手下,崔浩可以做他的参军,把张辽从雁门调回来做岳飞副将,让李靖守雁门,这样就能把武将能力发挥到最大。只是张辽资历最高,让他做岳飞的副将还得再缓缓,先让他二人一起训练士兵,相互了解一下。
刘协让李靖去雁门和张辽做个交接,并且把杨再兴一起带回来。
一开始所有人都不服岳飞,还有人要和岳飞比试,结果没人能撑过一个回合。那些不服的声音越来越小,即便心里不服气也不会在明面上表现出来,谁让人家功夫好。可是背后总会说几句的,岳飞训练强度大,很多将军都吃不消,更何况是士兵。
现在将军里岳飞官职最高,只有找刘伯温看看能不能疏通一下。
一开始刘伯温也很抵触这种高强度训练方式,但是在看到岳飞的军阵排列、战法运用,让刘伯温眼前一亮。本来刘伯温是想找到刘协,让刘协下令收敛一些,看到岳飞的训练后立刻打消这个念头。
张辽和杨再兴两人回到晋阳,来拜见刘协。
“张辽听令,本王令你协助岳飞训练士兵,务必把并州军训练成战无不胜的军队。现封杨再兴为虎贲校尉,一同参与训练,不要让本王失望。”
现在提拔了岳飞和杨再兴,两人也没个军功,这样确实不好。可现在也没有战事,现在袁绍也不一定能打过韩馥。
转眼过了一年,刘协正在校场看着岳飞练兵,暗影的人在刘协身后递了一份卷宗。刘协打开一看:韩馥兵败渤海,正欲求援殿下。
最近就一直收到韩馥和袁绍的战报,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人突然开战。
刘协很奇怪,韩馥即便打不过袁绍也不至于兵败吧,于是立刻让人探查冀州消息。
人刚派出去,刘伯温来了,手里拿着战报。
“殿下,有战报。韩馥攻打袁绍,结果遭到袁绍夜袭,兵败后逃回邺城。送战报的士兵在晋阳街上晕倒,基才把战报拿给殿下。”按照军规规定,战报都是直接送到刘协手里,所以刘伯温特意解释一下。
“韩馥为什么要攻打袁绍,他不是一直很怕和袁绍为敌吗?怎么会主动进攻。”这是刘协最奇怪的地方。
“据说是韩馥得到一员猛将,名叫罗成,信心倍增。再加上讨董失败,袁绍名气大损,韩馥觉得有机会除掉袁绍。沮授一直劝韩馥不要攻打袁绍,可是韩馥不听,这才兵败。”
刘协心想:“潘凤、张郃、罗成还有沮授,难道还不如审配和高长恭、裴元庆吗?看来还是袁绍比韩馥强,主公不行就算麾下有多少人才都没什么用。”
刘伯温接着道:“估计韩馥很快就会向殿下求援,不知殿下有何打算。”
刘协想都没想,直接说道:“若是韩馥来求援,那就让岳飞率领两万精兵前去救援,张辽为副将,崔浩为参军,杨再兴为先锋。”
“殿下,张辽将军从军多年,在并州军中威望极高,让他做副将,是不是委屈他了。”刘伯温觉得岳飞虽然有些本事,但也不能亏待那些老人。
刘协笑了笑,“军师可问问文远,他和岳飞谁更适合做主将。”
这一年下来,张辽对岳飞佩服的五体投地。论排兵布阵,张辽不如岳飞,论武艺,张辽也不如他。作为并州军的老人,处处不如人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但是长时间相处下来,发现他是个和高顺一样的人,正直廉洁,从来不吃请,不收礼。从来没有因为本事大而瞧不起人,不像吕布,经常因为自己武艺高强而怠慢别人。
刘伯温心想:“殿下看人真准,这两年多提拔的人才都是贫贱出身,却个个有真本事,比那些出身名门的人强多了。”
刘伯温道:“现在只等韩馥派人求援,那时殿下可趁机夺取冀州,甚至消灭袁绍。只是两万兵马太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