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沈氏一会就回来了,买的五花肉,家里带的素菜,不要买。
吃过饭,看了赵春,帮赵大壮打理了一下屋子。赵沈氏就带着三个孩子打算回去。
回去的时候,赵兰要去书局,和种子店看看,赵沈氏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先去的是书局。
嗯!挺简陋的装修,书也不多,不过很整齐。放在眼前的几乎都是《三字经》之类的。咦!有本《山海经》,赵兰拿起来翻了翻,古文晦涩难懂。不过,赵兰是看过白化文的三海经,看起来不费力气。赵兰粗略地翻了翻便放下了。赵沈氏领着赵菊牵着赵秋,神色不安地站在店里,掌柜的在柜台后面,眼都没抬,旁边一年青小伙子看着书,也未上前,赵沈氏才微微宽心些。
赵兰在翻着书,那本书翻了几下就放下了,只见她又从架子上抽出一本书,仔细地看着,许久翻一页。掌柜的抬眼看了一眼,又低下了头。赵兰未察觉,看了两页便轻轻的原样插进去。赵兰又走到书架另一头,赵兰抽出一本《神农》,上面落了灰,估计很少有人抽出来看。赵兰拍了拍灰尘,仔细地翻看,掌柜又抬眼,站起来。赵沈氏瞧见了忙对赵兰喊:“兰儿,你看得懂吗?咱该回家了。”
“哦!这就走!”赵兰随口答道,她根本没思索赵沈氏说什么。一看见书,她就入了迷,想看的总是要一口气看完。这本书,赵兰看起来就更费劲了。
掌柜的走出来,开口问:“姑凉看得懂这本书。”
赵兰头也没抬的讲:“懂倒是懂,就是文章太难理解。古人写文章太讲究,要是像讲话一般,多说几个字,就好理解了。”
赵兰真心认为:写成白话文多好,浅显易懂。
赵兰说完话的同时,年轻小伙子抬起头看过来。赵沈氏则紧张地看着赵兰。
掌柜的抚着胡子笑着说:“姑凉讲得有道理。”
赵兰这时才抬起头,见是掌柜的,忙笑着说:“哪里,我纯是瞎说的。掌柜的见谅。”
掌柜的又问:“姑凉知道这本书讲的什么吗?”
“讲的农事,农业技术方面的。咋了?”赵兰不解的回问。
掌柜的点点头,又问:“第一本,姑凉翻了翻就放下了,是写得不好吗?”
怎么可能不好,这都遗传了上千年了,谁敢说不好。
赵兰摇摇头说:“那本书写得很好。”
掌柜不甘心的继续问:“那姑凉怎么翻了翻就放下呢?”
掌柜的你很三八好不好,我翻了翻放下了也要问。
赵兰虽然心里说着掌柜的坏话,嘴上很恭谨回:“书很好。这书消遣时间不错,可我不能再你这消遣啊!再说,这书我都看过了。”
这时候能开书局,那都是权贵吧!得罪不了。再说,你翻的就是人家的书,能对他态度不好。要是叫我买了,那不是白花钱了。
“消遣的。”掌柜的抚顺胡子,重复赵兰说的话。
这说的不对吗?赵兰抬头疑惑的看着掌柜的。
赵沈氏更紧张了,忙说:“兰儿,看好了,咱就走吧!”
赵兰看着赵沈氏,不明白她紧张什么,但她也没问,接过赵沈氏的话对掌柜的讲:“我娘着急着要回去,掌柜的没什么问题,小女这就走了。”
掌柜的忙向赵沈氏抱拳说:“大婶别怕,咱就问问,没其他意思。大婶可否容在下再问几个问题。”
赵沈氏呐呐的对掌柜的说:“你,你问吧!”
“姑凉能跟我讲讲,为什么第一本是消遣时间的?”
“啊!”赵兰不知道讲什么,山海经在后世就是定义为神话的呀,这哪有为什么,“这,它里面就是讲一些传奇神话故事,这不是消遣的吗?”
“姑凉认为是神话故事?”掌柜的问。
赵兰想了想,不敢肯定的说:“呃!应该是吧!书中说: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这是说,再往东三百里,是座青丘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多出产青雘。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这不就讲的神话故事吗?难道先生见过九尾狐?”
赵兰能背出来,是因为有段时间迷上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电视剧,特地翻了山海经背了这一段。
掌柜听着赵兰背山海经愣住了,还有人能背这个?我都不会背。掌柜的对于赵兰的提问,哑口无言:“本人确实没见过九尾狐。”
赵兰自得意的想:除了这个,我还能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鲲实在是太玄幻,意境太美妙了。描写的也细致入微,美感十足。
赵兰暗自得意,一旁的小伙子看着掌柜的尴尬,也在暗自偷笑。
掌柜的自是不会被赵兰难住,他又问:“姑凉是想买第三本书?”
“呃!”赵兰不好意思的说,“我大概买不起,听说书都很贵。”
“不贵,不贵”掌柜的说,“要是你能再背一篇我就送给你。”
“随便背什么?”赵兰问。
掌柜的很好说话:“《山海经》里的随便背。”
我就不信你还能背?掌柜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