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捧着盆把它放在赵春房门口。想着等一会赵沈氏走时,再把花捧回家。
没一会,赵沈氏他们就拎着篮子就出来了。赵沈氏拉着赵春说个不停,赵兰捧着花盆跟在他们后面。
落在后面的赵菊看到赵兰把花盆捧起来跟着往外走,便问:“姐,你哪来的花?”
听到菊儿的问话,赵沈氏和赵春同时转过头往赵兰瞧过来。
“兰儿,这哪来的?不能随便乱拿别人
东西。”赵沈氏忙问。
“隔壁的公子不要的花让小厮扔掉,我觉得怪可惜的就要了来,”看着赵沈氏皱着眉头一副不相信的神情,赵兰赶紧说,“真的,娘。不信,你去问,是大哥西边第二间屋子的那位公子不要的花。”
“这花是柳公子的娘送来的,公子一直嚷嚷着不肯要,她娘非要放他屋里,没想到,才这几天花就都枯了,想来是不要了。娘不放心的话,要不,我去问问。”赵春看了看花,又看看怀疑的赵沈氏以及紧张的赵兰说道。
“你去问问,问仔细点,咋回事。别弄错了。”
“好。”赵春答应了就往柳公子屋子走去。
进去没一会,赵春就一脸轻松的出来了,对赵沈氏说:“确实是柳公子不要的,说是妹妹喜欢就让拿回去。”
“那就好,我们回去了,你快进屋吧!”
“送你们到门口,我就回去。还没到上课的时辰。”
赵兰一路捧着花盆回去了。好在花不大,盆也不大。就这样,这盆花赵兰跟沈氏交换着捧回去也是费了不少力气。
吃过了午饭,赵沈氏去交了绣活,又买了要需用的东西就乘牛车早早回村了。
赵兰绣的那幅帕子,因为绣样好看不但收了,还多给了一文钱。掌柜看这帕子花样瞧着挺新鲜的,看着又挺好看的,心下怕是觉得这帕子应该会受欢迎。最后,跟赵沈氏讲这帕子多给一文,要是有新鲜的再送来,还说要是有人喜欢,到时候让多绣几个,价钱也好商量。
赵兰听了挺高兴的,自己绣的帕子在这也能赚钱。赵沈氏也很高兴,觉得赵兰长大了可以帮家里忙了。
回到家中,天色已晚,赵兰看着那盆海棠花,盆里的土潮湿湿的,赶紧给花松松土,先放在阴凉通风处缓缓。要是不行就得扒开土,看看是不是根不好了。最后实在不行就只能剪枝扦插了。
这是一株西府海棠,花蕾红艳,开后呈淡淡的粉色,像婴儿的脸粉嫩粉嫩的,又如晓天红霞,鲜花怒放,蔚为壮观。可惜种在盆里,要是种在地里,不用两年时间,就会满树繁花,美得令人陶醉。
不知道能不能活,赵兰就先挑了两个健壮的枝条,剪下来,准备扦插,那有一片从山上弄来的土上次扦插了几颗棵茉莉,估计都生根了,这海棠枝条也插那,应该也能活。要是不行就用2.0扦插法,那可是百分之百的插活率。
弄完海棠,又赶紧地把买回来的桃树和柿子树种下,不知道后山有没有野桃树和野柿子树,有的话挖回来嫁接。过个两年就有吃不完的水果了。
从集市回来后,雨便一直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下雨,田里去不了,赵沈氏吃过饭没事了就在家做绣活,赵兰便也跟着赵沈氏绣起来。
因为上次绣的花样得到了认可,赵兰打算这次绣个粉色和紫色的两朵菊花,一上一下,略微错开,错落有致,看起来更有意境。
打算好了,赵兰就着手开始绣手帕,先是配线,再描个样,这样绣起来简便多了。
绣了两帕子,绣活便被赵兰搁置了。实在是因为赵兰不适应长时间坐在那儿一直地绣花,重复做一件事真的很无聊。三分钟热度过了,赵兰就偶尔才拿出来绣绣。
没事赵兰便摆弄花草,拿回来的海棠已经精神了,虽然花都掉没了,但是叶子却越发浓绿。
播种的小苗也越长越大。一片绿油油的很养眼。下雨天,路上的小石子被雨水洗刷得干干净净。赵沈氏连夸奖赵兰好几次说,小石子路真好,走出去鞋子都不脏,赵菊则淋着雨欢快地在小石子上跑来跑去。五月的天已经不冷了,赵沈氏看着跑得欢的赵菊也露出了开心笑容。雨其实是很有情调的。
这天,一反阴雨天的沉闷,阳光洒在地上,暖阳阳的,心情十分舒畅。
赵沈氏带着赵秋去奶奶家,赵菊又出去疯了,赵兰乘着阳光好便把绣花篮子拿出来,准备绣上一会。
帕子拿出来刚绣了两针,就听见咚咚的敲门声。
“谁啊?门没关。”赵兰头也不抬地说。
“我,元雨,”穿着件打了补丁衣服的小姑凉怯生生走进来,站在门前小心翼翼地说,“我一直没来看你,你没怪我吧!”
“没有,上次病了,有些事不记得了。你是?”
“这样啊!怪不得你好些天都没去我家了,我哥哥叫我来问呢?”小姑凉抬起头瞅一眼笑眯眯的赵兰才敢略大声地说。
“你哥哥是?”
“我哥哥元河啊!”
赵兰很疑惑,没听赵菊谈起元河啊!也没说起什么男的!
“你真不记得了吗?”
小姑凉有点不相信地问赵兰。
“嗯,我经常去你家?”
“没有,也很少去,你不怎么出门,不过,你出门了总是爱到我家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