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凤四年正月初二,元旦朝拜后的第二日,当着诸侯王与百官群臣的面,汉朝第六位天子刘弗行及冠礼,时年虚龄十八。
就在刘弗行完冠礼后数日,丞相田千秋薨逝,王訢擢升为丞相,王訢的御史大夫一职则由杨敞取代,而在此之前取代徐仁担任少府一职的则同样是将军幕僚出身的蔡义。至此,京畿三辅、宫廷内外皆以霍光马首是瞻,大小政务的决定权尽数掌于霍光一人之手。
刘弗虽已成人,霍光却丝毫没有要归政于皇帝的意思。于是这一年五月,孝文皇帝祭庙正殿突然失火,上至皇帝下至百官皆着素服,花了六天六夜灭火抢修,太常江德以及庙令丞、郎、吏,被弹劾大不敬之罪。
京畿人心惶惶,民间传言说是霍光摄政九年,先帝本是让他仿效周公的,可他现在却全无周公之德,孝文庙之所以会着火全因天谴所至。
“现在民心浮动,这已经不仅关乎京畿之地的祥和安宁,最关键的是不能让这些流言蜚语扩散,传到藩王的耳朵里,这毕竟不利于大将军的声誉。”
面对臣僚们的建议,霍光非常有耐心的一一听取。
“大将军虽然问心无愧,但与刘氏宗亲们的关系还是多多结jiāo为好。”
“不错,不错。皇帝器重大将军,委政于将军,百姓无知,故起流言。藩王们皆远在属国,更是不知其中内情,若是对大将军有所误会,心生猜疑,对大将军委实不利。”
“刘氏宗室以宗正刘德为首,早先刘辟彊、刘德父子均为白衣之身,受了霍将军的提拔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地位。霍将军若是肯屈尊结jiāo,刘德万万没有拒绝的道理。”
霍光凝神想了想,沉吟:“刘德吗?”
底下有人立即说:“刘德的妻子上个月临盆,诞子亡故。”
“哦?”霍光颔首,“替我写个拜帖送去,再找人说个媒,霍某有女待字闺中,正好与刘德续弦,结为秦晋。”
霍光的决定令大部分人羡慕不已,私底下都说刘德鸿运当头,不惑之年丧妻失偶,居然能凭空获得这么一门好亲事。
就在每个人都羡慕刘德命好的同时,说媒的人却被刘德以“不敢高攀”为由婉言挡了回来。这之后霍光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底下的人却在私下议论纷纷,为了讨好霍光,侍御史揣摩霍光的心思,刻意搜寻刘德的错失,以诽谤诏狱之罪将他弹劾,刘德最终被贬为庶民。
霍光擅与人结亲,以此为自己结jiāo同盟党羽,他的女婿、婚戚、亲信、心腹都会因为他的关系而在朝中占据重要的职位,节节高升。
前有隽不疑,后有刘德,均不懂深浅的拒绝了霍光嫁女的“好意”,被世人称之为无知之辈。但也正是有此两人为例,让更多的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宁可拒娶一个汉家公主为妻,也不可拒娶一位霍家女子为妇!
询君意 昭帝篇 第六章 心系君兮君不知 穷袴
章节字数:1757 更新时间:09-09-12 13:17
他一言不发的盯着眼前的小宫女,宫女侧翻在chuáng上瑟瑟发抖。刘弗两眼发直,黯淡的眼神说不出的压抑,这份压抑感像种瘟疫似的四下里扩散,叫人透不过气来。
脱到一半的深衣,香肩半露,她一手撑着chuáng,一手紧紧抓着胸前半敞的衣襟,泪水噙在眼眶中,她的面色惨白,却始终不敢发出一声抽泣。
腰带缠绕了三四圈,末端握在刘弗手里,那双本该握尽天下权力的手,却似乎在一根腰带的分量下被压垮,不负重荷的微微发起颤来。
“过来!”
声音不高,却让正在受宠幸的小宫女吓得打了个寒战。
他眯起眼,冷若冰霜,“朕是洪水猛shòu?”
宫女楚楚可怜的摇头。
刘弗细细端详着她的装束,衣襟被扯开后,却没法撼动整件曲裾深衣本分,束腰的腰带被刻意缠绕了无数圈,紧紧的扣死了深衣。
这是第几个了?
第几个?
曾几何时,未央宫内的女子见到他们的帝王居然会战战兢兢的绕道远避,面对帝王的临幸爱宠居然会吓得面如土灰?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