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com
拍了拍杨瑞的肩膀,杨守文没有把这个话题再继续下去。
从番仁里出来,沿着大街往南走,不一会儿便到了昌平县衙。
这县衙,位于昌平东南一隅,毗邻十字大街。县衙算不上醒目,灰色的外墙上残留岁月的斑驳,衙门口也不是很大,就连那张门匾,也透着几分岁月的沧桑气息。
此时,县衙正门紧闭,门口有站班皂隶值守。
杨瑞轻车熟路,带着杨守文从侧门走进了县衙。
“今早的战况,很激烈啊。”
杨守文一走进县衙,就感受到那弥漫在县衙之中的紧张气氛。迎面走来几个差役,似乎和杨瑞认识,点了点头,便匆匆离开,显得非常忙碌。杨承烈办公的地方,位于县衙大院的右侧,有一排红瓦青砖的房屋,不过此时有大半已经损毁。
“二郎,你怎么来了?”
迎面走来一人,远远就开口说话。
杨守文认得出来,那人正是缉捕班头管虎。
只见他头戴乌帽,身着官服,额头上密布汗水。
已经是仲秋,昌平又地处边荒,气温并不算高。但看得出来,管虎很热,以至于领口都被汗水打湿。
“大郎也来了……县尉他可好?”
管虎先看到了杨瑞,又看到了杨守文。
他愣了一下,旋即流露释然之色。在他看来,刺客嚣张,连县衙都敢攻击,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呢?杨瑞是杨承烈的儿子,势必会被那些刺客盯上。让杨守文跟着,一来可以保护杨瑞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杨瑞分担一部分的危险。
第三十二章 这个县令不简单(下)
事实上,在许多人眼中,杨守文的出现,更多是为了保护杨瑞的安全。
“阿爹很好,让我带大兄来看看。”
“嗯!”
管虎脸上透着一股狠色,咬牙切齿道:“县尉这次是代我受伤,若不把那些刺客拿下,我管虎无颜再去面对县尉。二郎,你带大郎到处走走,有什么事就找我。”
“烦劳管叔父。”
如今杨承烈受伤,衙门里的事情,就是由管虎来负责。
三班衙役之中,捕班责任最重,权力也最大。管虎自然不可能在这里陪着杨瑞废话,寒暄两句之后,就匆匆离去。这县衙里,杨瑞熟悉的很,不需要有人陪伴。再者说了,杨守文跟着杨瑞,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管虎自然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没有人在意杨守文的存在,却正合了杨守文的心意。
他可以冷眼旁观,观察县衙里的每一个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眼前的一切。
“管班头,倒是很尽责。”
“是啊,管叔父算是阿爹的心腹,跟随阿爹已有五年。平日里阿爹对他,也很放心。”
杨瑞解释了一句,突然停下脚步。
“大兄,那边就是阿爹昨夜值守的房间。”
他用手一指正中央的房间,轻声道:“今天凌晨,幸亏茉莉在,否则阿爹可真危险。”
“阿爹都是在这班房里办公?”
“那倒不是!”杨瑞回答道:“这间班房,主要是存储证物所用。阿爹一般在左厢办公。”
“证物?”
杨守文从台阶上跳下来,向前走了两步。
“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他正要过去,却听到有人厉声喊喝。紧跟着,从那班房旁边的房间里走出几个差役。
杨瑞连忙上前道:“十五哥不要误会,这是我大兄。
他不懂得衙门里的规矩,只是听我说阿爹昨日在这里遇袭,所以想要过去看一看。”
那为首之人,见是杨瑞,又听了杨瑞的解释,脸上的紧张之色随即缓解。
“原来是二郎……莫怪,非是我不愿通禀,实在是卢主簿有吩咐,不许任何人靠近。”
卢主簿,名叫卢永成,资历比之杨承烈还老。
据说,他出身于五姓七宗之一的范阳卢氏家族,后来迁移到昌平,便定居下来。二十八岁时,凭借家族萌荫成为昌平主簿,此后在这个位子上,一座就是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