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com
说起陈子昂,后世最为人所知的,似乎只有那首《登幽州台歌》。
事实上,从初唐到盛唐诗风发展转变过程中,陈子昂绝对是一个避不过的存在。
卢藏用曾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里这样说道: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而被后世人无比推崇的诗圣杜甫,也曾写下诗词称赞陈子昂道: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后,金代元好问更在《论诗绝句》里写下了‘论功若淮平吴例,合著huáng金铸子昂。
由此可见陈子昂对于文风兴盛的盛唐乃至于后世,有着何等卓绝的影响。
杨守文一开始没有想起来陈子昂是谁,因为他实在无法把自己那个有点逗比属性的老爹,和大名鼎鼎的陈子昂联系在一起。那可是陈子昂啊!老爹怎会认识他呢?
而听刚才陈子昂的话,似乎和老爹,乃至老娘都很熟悉。
这样说起来,老爹当年难道也是个风流人物不成?
就在杨守文低头胡思乱想的时候,陈子昂牵着一匹马和一头大青驴走了过来。
驴背上驮着一个大包裹,看上去份量不轻。
“大郎,咱们走吧。”
陈子昂兴致勃勃,大有恨不得立刻动身的架势。
可杨守文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那一马一驴,半晌后轻声道:“陈先生,山路崎岖,怕脚力难行。”
“啊?”
陈子昂闻听一愣,露出为难之色。
“那怎生是好?”
“若不然,就先把这脚力寄存在这边村正家中?”
“可是这包袱……”
杨守文叹了口气,上前一步,从驴背上把包袱拎起来。
“大郎小心,很重的。”
的确很重,不过……还顶得住。再说了,不是还有杨茉莉嘛,又有什么可担忧?
杨守文道:“先生不必担心,些许包裹还不算得事。”
说完,他扭头向杨茉莉看去,就见这厮还捧着那肥jī吃的津津有味。
“杨茉莉!”
“在。”
“把这马和驴子,送到田村正家里,就说过两日来取。”
“好!”
杨茉莉把剩下的jī脖子连带着jī头,一股脑塞进口中,紧跟着就是嘎吱嘎吱的声响。
一双油乎乎的大手,从陈子昂手里接过了缰绳。
“杨茉莉,我陪陈先生上路,你一会儿追上来。”
“阿郎放心,杨茉莉很快就来。”
“还有,记得回家去拿两坛子酒来,你知道酒放在哪里吗?”
“知道。”
杨守文背着老大的包裹,笑呵呵与陈子昂道:“陈先生,咱们先上山吧。”
陈子昂被杨守文的力气吓到了,有些不好意思。
“大郎啊,拎得动吗?要不我帮你拿一些吧……这山路难行,怎好让你一个人出力,我帮你拿一些,拿一些的好。”
第五十八章 大叔你好(下)
大叔说着话,上前从杨守文手里接过了酒菜。
“这样你也能轻松一些。”
杨守文心里,似乎有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你帮我拿东西,就是拿那些酒菜吗?
可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苦笑着在前面领路。
“说起来,我与文宣也有十几年没见了……我记得以前他是在均州折冲府出果毅校尉之职,怎地会跑来昌平做县尉?若非今年他去蓟县办事,我都不知道他在幽州。”
陈子昂神色轻松,拎着酒菜跟着杨守文。
他一边走,一边说,一副自来熟的模样,“对了,大郎你而今有十七了吧,如今在何处读书?”
“我……没读过书。”
“没读书?”陈子昂猛然停下脚步,怒声道:“文宣忒不像话,怎能如此糟践你呢?想当年,熙雯何等文采,她的儿子怎能不读书呢?传扬出去,岂不是丢了熙雯的脸面?”
熙雯,就是杨守文的生母,郑熙雯。
对于自家生母的事情,杨守文其实知道的并不多。
听陈子昂这么一说,杨守文才知道母亲生前,似乎名气不小啊。